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部门动态>>正文内容

实验小学满天星中队第一小队寻访四行仓库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点击数:

在上海的城市脉络中,四行仓库那布满弹孔的西墙是历史最深刻的印记。它静静伫立在苏州河北岸,每一个弹孔都是岁月的密码,诉说着1937年那场惨烈的战斗。当时,“八百壮士”在此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密集的枪炮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这面墙不仅仅是砖石的堆砌,更是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它承载着战争的创伤,也见证了英雄们的英勇无畏。

近日,海门区实验小学满天星中队的队员们怀着对历史的敬畏,走进上海四行仓库,开启了一场庄严肃穆的红色之旅。

刚步入馆内,序厅便以沉静的力量牵引住队员们的脚步。他们驻足凝视谢晋元将军写给妻子的家书,听着解说员娓娓道来信中“为国杀敌”的壮志与对“老母弱妻”的牵挂,字里行间的铁血与柔情,让孩子们率先触摸到“八百壮士”对家国的深沉情怀。

离开序厅,队员们的目光被“血鏖淞沪”展区的历史脉络所吸引。从个人的细腻情感转向战役的宏大叙事,他们在这里了解到,淞沪会战虽以惨烈代价未能守住上海,却成功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为战略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更凝聚起全民族的抗战意志,心中对先烈的敬意悄然升腾。

穿过历史背景的铺陈,“坚守四行”展厅的战斗还原场景骤然将孩子们带回1937年的战场。眼前的实景再现让他们仿佛亲历了谢晋元率约420名士兵(对外称“八百壮士”)在此激战四天四夜、击退日军多次猛攻的壮烈——以寡敌众的坚守、毙伤敌200余人的战绩,让队员们切身体会到中国军民宁死不屈的抗战决心。

沿着历史的轨迹继续前行,“孤军抗争”展区的内容让队员们的心情愈发凝重。他们得知,完成掩护任务的“八百壮士”撤入公共租界后竟被羁留为“孤军营”,而谢晋元将军始终坚拒日伪利诱,直至1941年遭刺杀身亡,用生命践行了“爱国抗敌”的誓言,这份悲壮深深烙印在孩子们心中。

最后,队员们走进“不朽丰碑”展区,视线从孤军的坚守延伸到全民族的抗争。这里展示的中共上海党组织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让他们明白这场胜利从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无数人用热血凝聚的民族力量,对“英雄”与“抗争”的理解也因此更加深刻。

一座仓库,因为英雄的坚守,而成为民族永恒的丰碑。

一场战斗,因为先辈的热血,而成为民族永远的记忆。

勿忘壮士,铭记英雄。

勿忘历史,共铸和平。

走出四行仓库,雨停了。风卷着云絮掠过布满弹痕的墙面,积水晃出细碎的光。队员们并肩走着,没人说话,却都觉得书包沉了些——那是被雨水洗亮的记忆,是刻进心里的“坚守”二字。前路的阳光正漫过来,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是在续写一段关于传承的故事。

7.png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