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海门基层立法联系点与河海大学法学院签订法学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江永军,河海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成钢参加活动并致辞。
江永军对河海大学法学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海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海门与河海大学历史渊源有交集,时代使命有交汇,创新实践有交融。河海大学是一所以水利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双一流”高校,其法学院始终站在法学研究与法治实践的前沿。希望充分发挥河海大学法学智库优势,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立法实践中的有效落实,助力海门提升普法宣传实效和立法征询质量,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打造示范标杆。海门愿意成为河海大学法学院的研究实训基地、课题研究基地、基层治理观察哨、生源培育基地,为法学院教研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期待双方以协议签署为起点,开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校点协同新格局。
刘成钢对海门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并点赞海门在广泛吸纳民意、高质量开展立法征询等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他表示,法学院将通过实践教学、联合调研等形式推动学术资源下沉,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建立法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战略高地。
活动中,“河海大学法学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海门基层立法联系点合作单位”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