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南通市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治理现场推进会在海召开,学习借鉴我区经验,对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再部署、再推进。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沈雷出席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的目标任务,坚持区域治水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谋划、连片推进,实现长效化治理全覆盖,为打造美丽江苏南通样板作出更大贡献。副市长王凯主持会议。市政府秘书长凌屹通报三季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情况,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区委书记郭晓敏参加会议并致辞。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悦来镇悦来村、保卫村,常乐镇锦程村、颐生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详细了解分散式无动力、分散式有动力和集中处理模式的技术路径、处理工艺和实际成效等,听取了我区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情况介绍。
近年来,我区坚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因地制宜探索实践符合海门农村特点、可复制推广的污水治理模式,并将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与生态河道打造、农村户厕改造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领域有机结合,勇当全市“分散农户污水治理样板区”。今年以来,全区共完成治理农户数约1.66万户,新建污水接户管约478公里,新建污水处理装置超2200套,覆盖全区11个区镇、46个行政村。
沈雷对我区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治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海门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户厕改造等有机结合,立足村情实际,走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治理路径。海门的经验也是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治理南通模式的缩影和代表,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沈雷指出,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治理工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现代化建设需要补齐的短板。各地各部门要高点站位抓治理,把生活污水治理与实施区域治水工程结合起来,加强连片推进、整村治理,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把工作落到实处。要围绕国家和省“十四五”考核要求,集成治理、分步实施、久久为功,不断提升群众生态获得感和幸福感。
沈雷要求,要系统思维抓治理,形成“全域治理、连片推进、示范先行、系统整治”的格局。要坚持规划引领,紧密对接区域治水规划,推动生活污水治理规划与村庄规划、城镇排水规划、水环境功能规划、黑臭河道治理规划等有机衔接。要坚持因地制宜,结合村情实际选用治理模式,着力推动治理成本最优化和治理效果最大化。要坚持综合治理,把生活污水治理与区域治水和培育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放大治理综合效应。要坚持建管并重,创新运行维护模式,探索费用分摊机制,引导农户积极参与。
沈雷强调,要夯实责任链条,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落实好主体责任,镇村干部要切实扛起协调推进责任。要构建共治格局,市级相关部门要把资源、信息和政策等要素叠加起来,各地要把社会各方面力量动员起来,形成合力整治的生动局面。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稳定的投入制度,打好政策资金“组合拳”, 保障治理设施用电用地,强化督察考核,确保治理成效经得起历史检验。
在致辞时,郭晓敏说,今年以来,海门把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治理作为5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探索建立了一套符合我区农村实际、富有成效的系统治理推进体系,一幅田园芬芳、碧水环绕的乡村秀美画卷正加速呈现。郭晓敏表示,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治理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将认真落实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兄弟县市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埋头苦干,奋勇争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提升好、巩固好,为全市乡村振兴工作贡献更多海门力量。
副区长茅敏勇在会上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