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记者从区疾控中心获悉,据监测系统显示,今年海门百日咳报告病例数11例,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报告病例数。如何防治百日咳,值得市民关注。
区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与性病艾滋病防制科科员季彦君说:“去年海门未收到报告病例,今年1~5月全区报告了11例。在报告的病例中,最小的个案是3月龄,最大的个案是14岁,5岁以内的病例6个,总体的发病人数是在增加的。”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咳嗽终末伴有深长的“哮喉音”样吸气回声为特征,病程常迁延两三个月,故称为百日咳。其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多发。潜伏期一般为10天,潜伏期末到病后2至3周传染性最强。
虽然百日咳可防可控,但对公共卫生也带来了严重威胁。目前,百日咳的最佳预防方式依然是注射疫苗。区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要特别注意预防。季彦君说:“及时诊治和隔离,不管什么人群,只要有持续两周以上的咳嗽,特别夜间有加重,伴有痉挛的,或者周围有突发咳嗽的个案,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诊后一定要及时隔离,切断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