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有一些职业容易被默认为“男性专属”。很多人忽略了,女性同样在这些岗位上付出努力和劳动。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记者走进学校、农田、建筑工地等找寻女性身影。外卖员、汽修工、建筑工、农机手……她们以勤奋、敬业和细致入微的态度,为职场注入活力和创新;她们以细腻、耐心和富有同情心的特质,为家庭带来温暖和关爱;她们以爱心、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汽修工金允娟
在城区富江中路上,金允娟和丈夫经营着一家汽修店。在店里,她是一名不怕脏、不怕苦的机修工;在家中,她是两个孩子的好妈妈。汽车维修不仅是体力活,也是脑力活。从事这份工作以来,金允娟养成了找不到故障就停不下来的习惯,常常错过饭点,有时还会加班到很晚。
公交车驾驶员陆勤
陆勤在公交车驾驶员的岗位上已有30多年,现在是海门飞鹤公交112线的一名驾驶员,每天从城区到四甲镇往返4趟。30多年来,车轮见证着海门的日新月异,也见证着她始终安全行车,保持着“零违章、零事故、零投诉”的“三零”记录。再过10个月,陆勤将退休,回顾30多年的公交车驾驶员生涯,她说自己非常幸福、充实。
厨师陆建芳
人生百味,因火而生。在城区一饭店的后厨,厨师陆建芳正忙碌着。厨师往往被刻板地视为“男性领域”,陆建芳却在这一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她说:“女性只要自尊自立,就能走得远、走得稳。就像生活中看似普通的食材,精心烹饪后,终会成为令人惊喜的‘美味’。”
体育教师范春洪
干练的马尾、潇洒的步伐、爽朗的谈吐……海门区实验小学体育教师范春洪浑身上下都透着运动、阳光劲儿。长年和体育打交道,她对体育教学充满了热情:“每次上体育课,我都充满了能量,想把自己学到的东西都教给学生。”从教28年间,她坚持把快乐融入体育教学,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为孩子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交警徐芸
今年26岁的徐芸从警两年多,对外她是宣传员,每逢开学季,都会准时送课进校,将安全知识的种子根植在每个幼小的心灵;对内她是内务管家,细致入微、勤学善思的工作质态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夏顶炎日、冬战“三九”,从警至今,徐芸始终奋斗在道路交通管理的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外卖员张咏梅
无论炎炎夏日,还是腊月寒冬,外卖骑手每天在大街小巷、楼宇社区之间穿梭奔忙,为大家带来便利。今年49岁的张咏梅就是一名外卖员。“虽然辛苦,但只要肯干,收入还算不错,而且时间比较自由,方便照顾家庭,想多挣钱就多跑几单。”谈起做外卖骑手的原因,张咏梅十分坦率。
建筑工地塔吊信号工徐玉霞
在海门开发区一处项目建设现场,塔吊信号工徐玉霞正在指挥塔吊工作。塔吊司机在高空中无法判断地面情况,必须依靠徐玉霞这个“第二双眼睛”,需要完全听从信号员的指挥。她说:“这个行业关键是要有责任心,‘准备就绪’‘落钩’‘停止’这些口号每天都要重复上百遍,每一个都马虎不得。”
农机手孙月娥
在临江新区,80后孙月娥和丈夫经营着占地2000亩的红红家庭农场,主要种植稻麦。眼下正是小麦生长的培管期,她每天都驾驶着农用拖拉机在小麦田里穿梭。孙月娥说:“发展农业必须靠机械化、智能化。扎根在农村一线,我要把先进的农机装备、技术、品种导入小农户,切实提高农户种植生产效率和亩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