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基层党建核心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形成校地资源优势互补、工作互动互利格局。3月4日,海门港新区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党建结对共建签约仪式暨学雷锋活动月启动仪式。海门港新区党工委书记黄卫国致辞,海门港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海门港新区机关支部书记姜冬梅出席活动;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孙兵,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航空与交通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曹钰等参加活动。活动由包场镇党委组织委员黄庆主持。
首先海门港新区党工委书记黄卫国书记向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代表们介绍了海门港新区目前的基本情况。他表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充满生机和活力,工业经济挑起大梁,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城市发展欣欣向荣,城乡融合成效初显,成为海门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南通沿海发展最核心的先行区。
黄卫国希望校地双方从以下三方面深入探讨合作方向,助推校地合作迈上新台阶。一是党建融合、群团共建。以党建融合为契机,带动群团共建,在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安全管理、干部培训、课题调研、基层治理研究等方面密切配合,助力建设文明港城;二是“高校+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服务地方企业,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促使学校与企业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科技服务、成果转化等多个维度开展深入合作,实现互惠双赢;三是“高校+村居”。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依托学生专业知识、特长技能,充分利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让高校成为助农惠农的推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的青春力量。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孙兵围绕目前学校的专业方向、办学特色、毕业生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深入的交流探讨。孙兵表示,海门港新区提出的党建引领、群团共建、产学研项目、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合作,将进一步发挥科技、人才、教育等方面的优势,能够积极推动学生志愿服务、思政教育,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且与学校的初心不谋而合,通过海门港新区提供的实践平台让学生们留在新区、共建新区。
活动中,海门港新区机关党支部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党支部结成党建结对共建单位,并签署共建协议。
黄卫国与孙兵共同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会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行参观了包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魅力港城展厅。
会后,海门港新区团工委联合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航空与交通工程团总支开展“弘扬雷锋精神——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宣讲雷锋精神,走访慰问独居老人、困境儿童等,彰显青年担当,贡献青春力量。
校地双方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紧密携手,坚持“可操作、可互惠、可持续”的原则,不断提高产学研水平,打造校地合作新样板,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战略决策变成生动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