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海门新闻>>正文内容

增强拼抢意识 主动克难奋进 确保海门项目建设持续走在南通前列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昨日上午,区委、区政府举行二季度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并召开二季度重大产业项目汇报会。区委书记郭晓敏强调,抓发展核心就是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感、使命感,增强拼抢意识,主动克难奋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推动项目快落地、快竣工、快产出,确保海门项目建设持续走在南通前列,为勇当“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领跑者夯实基础。区委副书记、区长沈旭东,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成伟,区政协主席倪永平参加活动。

此次参加集中开工的项目共有29个,总投资近200亿元,其中重特大项目11个,与我区八条产业链密切相关的项目26个,占比达90%,充分展现了我区产业链招商的良好成效,将极大促进我区主导产业链做大做强。

郭晓敏指出,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持续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项目推进机制不断完善、推进热度不断升温、推进成效不断彰显,项目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当前项目建设中还存在推进速度慢、竣工达产率低、土地盘活迟缓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加快解决。

郭晓敏强调,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必须增强抓项目的使命意识、拼抢意识。今天的项目就是未来的产出,就是未来的产业结构,就是未来的经济总量,决定着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要跳出苏中、对标苏南,提高眼界、思维层次和工作标准,以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强化拼抢意识,一刻不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为海门发展抢占先机。

郭晓敏指出,项目考核是“指挥棒”,必须在集聚产业项目、科创项目上求突破。要围绕产业招引项目,进一步梳理细分八大优势产业链、三大地标产业,加强产业链的补链延链强链;更新思维理念,优化工作方法,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强对政策、产业的研究和谋划;搭建产业集聚平台,提升项目招引质量。要把产业配套项目作为项目招引的重点,按照“园区200亩、中心镇100亩”的要求,建好标准厂房。要全力突破科创类项目,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根本,加强与大院大所的合作,引进功能型平台、创新型企业;高水平规划、快速度推进謇公湖科创中心、沿江科创带、玲珑湖科创中心建设,加大科技招商力度,招引一批成长性好的科创项目;抓深抓细抓实科技企业上市工作,组织工作专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确保科创板企业实现突破。要大力发展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项目落户落地。

郭晓敏指出,推进项目建设不能大而化之,必须集中精力、抓住关键、务求实效。要围绕时序抓推进,不折不扣、保质保量推进项目按照既定目标落地、开工、竣工、投产。要围绕要素补短板,以最快速度办理用地手续,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盘活闲置资产、低效用地;完善公共配套,加快速度建设人才公寓、商业设施;增强担当意识,主动服务项目,为项目建设破解瓶颈、解决困难和矛盾。要强化组织优机制,以市场化机制,优化招商队伍,严格落实龙虎榜比拼、审核把关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组织化程度。

郭晓敏强调,突破大项目关键在干部,必须强化责任担当、主动克难奋进。要以干事为荣,避事为耻,做到“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上下齐心、形成合力,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和实施。要多一些蓬勃朝气,少一些老气横秋,摒弃自我陶醉意识,加强学习,使自己成为懂政策、懂产业、懂企业、懂谈判的项目建设行家里手。要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用好“三项机制”“海门办法”,进一步激发全区干部拼抢项目的“狼性”。

区领导姚胜、施俊、江永军、姜勇、宋涯、徐骏参加活动。各区镇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了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情况。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