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常乐官公河村标本兼治建生态河道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31日 点击数:

“这是我们先行试点治理的第一条河道,接下来将把这个网格作为核心区域,围绕河道两侧三棚整治、河道清淤、河岸生态修复等重点内容,全面推进村庄水环境治理。”近日,常乐镇官公河村第一书记都昌礼站在刚完成治理的河道旁说。

海门南靠长江,肩负着守护长江生态屏障的重任。早先,官公河村水系发达,纵横错落,但由于村民家中普遍养殖家禽,并未重视保持水域卫生,导致村居内河道水质降级,影响卫生环境和美观程度。2021年10月,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资产管理与后勤保障处处长助理都昌礼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这一现状后,便把改善村庄水环境作为第一要务来抓。

都昌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省市区相关部门和高校院所联络沟通,先后邀请多家高校院所到村调研指导。同时,积极到村民家中走访,了解村民需求,广泛听取大家关于河道治理的建议。经过多方努力,成功为常乐镇争取到省环保厅关于《长江青龙河流域海门常乐镇区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该项目2023年7月3日获批落地,获得上级补助资金1508万元。“我们村从最东边到最西边,南北向有46条民沟,然后西北边通向窑业河,东北边通向如意河。如意河和窑业河其实是通的,最终和青龙河交汇,青龙河直通长江,我们把这些民沟治理干净了,就相当于控制污染源,最终实现长江生态大保护的最终目标。”都昌礼向记者介绍。

整治河道需先将河面垃圾捞出,沿着河边打桩,再将河内淤泥捞出。随后,在河道内种养一些净化水质的水生生物,形成生态多样性,提升整体水质。利用肥沃的淤泥,修好护坡,随后在护坡上撒草籽,对河两岸进行绿化及生态修复。“下阶段,整村共48条民沟都需要治理,要以这个示范段为标准。这个项目预计在2024年7月完成。”都昌礼说。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