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非遗魅力,品“余”味新春。前日,余东镇举办“余”味新春系列非遗年俗亲子活动。40余组家庭齐聚余东古镇,在参与和体验中感受非遗年俗文化的浓厚魅力,在满满的“仪式感”中置办年货,共同感受喜悦红火的别样“年味儿”。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带领亲子家庭从古镇南城门出发,沿着石板街参观郭利茂银楼、江村故居、余东剧场、震丰恒布庄等古建筑和文保单位,为他们详细介绍余东古镇的历史变迁、文脉发展、名人旧事和非遗特色等。纵横相连的20多条巷弄、古朴神秘的明清建筑和日渐斑驳的青砖黛瓦,这些都让孩子们沉醉其中,纷纷感叹古镇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之前跟着爸爸妈妈去过很多古镇游玩,还不知道我们本地也有这么古老且保存完整的古镇,回去以后我会把它介绍给同学们,让他们也来这里看看。”海门新教育小学学生杜瑞晗说。
活动的第二站来到了余东剧场,一场有趣的“年俗小课堂”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志愿者巧妙设计有关春节传统文化习俗的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回答。孩子们畅所欲言、积极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接着,志愿者将绘本故事与新年习俗巧妙融合,通过绘本讲读、传统文化故事分享、春节民俗知识科普等形式,带领孩子们了解《春节的故事》绘本里描述的办年货、贴春联、守岁等年俗文化。
人间烟火处,正是红红火火置办年货的时候。除了用绘本勾起孩子们对美好节庆的感知和认识,志愿者们还将“年味儿”融进年货中。剧场外,一个个精心布置的年货摊位映入眼帘。热气腾腾的蒸糕、蒸馒头,甜香四溢的炒米糕、糖葫芦,栩栩如生的窗花,寓意吉祥的春联等都让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动手尝试制作,为自己家中置办年货。老街上的奶奶手把手教学如何揉面、调馅、捏形,孩子们热情高涨,和家长各有分工,忙得不亦乐乎;非遗传承人张志群现场展示窗花的制作过程,孩子们拿起剪刀,伴随着“咔嚓”的声响,一幅幅形状各样的窗花呈现眼前……新颖的集市活动,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体验了年俗文化的乐趣,提升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本次活动是古镇非遗元素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又一次‘碰撞’,在展现和弘扬传统年俗文化的同时,让少年儿童感受传统节日氛围,增进亲子关系。接下来,余东镇将继续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系列活动,不断加强对辖区群众的精神文化关怀,营造文明、健康、团结、和谐的新春氛围。”余东镇党委宣传委员仇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