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海门两会,区人大代表成佩红提出了《加快城市公共场所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配置,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建议。海门区红十字会积极办理建议,去年在全区中小学、各区镇(街道)等城市公共场所共计投放118台AED,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投放133台AED。
成佩红在建议中提出,希望政府主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城市公共场所AED配置。同时,落实责任,加强培训,提高AED的使用率。成佩红说:“在我提出建议后,区红十字会第一时间就与我联系,告诉我2023年他们对AED购置、人员培训、日常管理以及后续维护服务等计划。据我了解,区红十字会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在‘58人道公益日’‘99公益日’互联网众筹活动中,发起了‘海门AED 救在身边’ 项目,共筹集捐赠资金129万余元。在全区中小学、各区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大剧院、图书馆等城市公共场所投放118台AED。”
2023年区红十字会先后组织两次集中投放118台AED,实现了全区中小学校AED配置全覆盖,各区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AED配置全覆盖,车站、公园、景区、商场、博物馆、大剧院、图书馆等公共场所AED配置全覆盖。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杨曙光说:“目前我区已累计投放了133台AED。市民可通过搜索‘AED’微信小程序、关注‘海门区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等两种方式,获得全区AED布点信息,找到离你最近的AED设备,实现‘一键导航’智能管理。”
“今年我们计划继续开展‘海门AED 救在身边’项目,准备再投放15台AED。同时,区红十字会将继续深入开展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等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现场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城市生命健康安全保护水平。”杨曙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