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乡镇要闻>>正文内容

“品节味 读好书”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2日 点击数: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谁家灶囱先冒烟,谁家高粱先红尖。” 这些谚语如春风拂面,轻轻提醒我们,腊八已至,年关将近。腊八节,承载着人们的祝福与祈愿,寓意着美好和安宁。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辖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和书香包场建设,在这美好的传统佳节时,包场镇各村居积极开展“腊八”主题阅读活动。

红中村:“悦”读伴腊八 书香迎新年

1月18日上午,包场镇红中村以“中国传统节日-腊八”为契机,邀请群众一起走进农家书屋,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悦读伴腊八 书香迎新年”的阅读分享会。

一岁之末为“腊”,意为新旧交替,辞旧迎新之时,也是古人正值农闲,祭祖祭神的时节,以求攘除灾祸,祷告来年安康吉祥。活动伊始,农家书屋管理员吴冬梅和大家分享了腊八节的由来和民间传统风俗。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阅读分享环节中,青年干部江棋向大家分享了唐代诗人杜甫的《腊日》,表达了诗人杜甫在腊八之日感受到的轻松喜悦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运复兴和人民安定生活的美好期盼。

党员崔鑫为大家带来了绘本故事《谷粟为粥和豆煮-中国记忆传统节日之腊八节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绘本以故事为主线,穿插中国传统故事、神话、谚语等,让在场的群众在故事的氛围中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和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勤劳精神。

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故事,都是一次与历史的相遇,都是一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碰撞。此次阅读分享会的开展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凤飞村:春风到凤飞恰是读书时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为了丰富辖区内广大青少年的阅读生活,凤飞村在腊八佳节这天,依托农家书屋阵地,为小朋友们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体验活动。

活动伊始,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向小朋友们分享了腊八节的深厚历史背景及多彩的民间习俗。腊八节不仅是一个蕴含着丰富传统文化和习俗的节日,更是一个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特殊日子。无论是品味香甜的腊八粥,亦或是进行庄重的祭祖仪式和祈求来年的丰收,每一项传统活动都蕴含着深深的祝福和期盼。管理员鼓励小朋友们,通过阅读书籍,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这些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随后,孩子们在书屋中自由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全神贯注地沉浸在书的世界里。而平日里忙碌奔波的家长们,也借此机会在书屋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他们或翻阅书籍,或静心沉思,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暇与文化的熏陶。

阅读活动后,凤飞村村干部们为大家送上了暖心的腊八粥,在节日里为大家送上一份关怀和温暖。这碗腊八粥不仅是一份美食,更是一份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交流。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腊八粥的香甜,交流着阅读的感悟,其乐融融。

轧西村:浓情腊八节寒冬送温暖

1月18日上午,轧西村农家书屋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浓情腊八节 寒冬送温暖”阅读文化活动,为辖区村民群众带来一份特别的节日问候。

活动伊始,轧西村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腊八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尤其是腊八粥的制作方法和原料。她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大家对这一传统食品有了更深的了解。随后,志愿者们准备好了各种食材,带领大家一同制作腊八粥。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书屋内弥漫着腊八粥的香气。在等待熬制的环节,轧西村青年党员干部推荐了《腊八节的美食》这本书,书里详细介绍了腊八节的美食文化,包括各种腊八粥、腊八饭、腊八面等传统食品的制作方法和口味特点。随着香气的四溢,现场的氛围愈发热烈。在欢声笑语中,大家亲手制作出了美味的腊八粥,也感受到了腊八节的温馨和欢乐。

活动接近尾声,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们带着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走进了村里的老人家中。他们亲手为老人们奉上了这份精心熬制的粥品,不仅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份暖意,更传递了书屋对老人们的关爱。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