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28日下午,随着通海港区码头6号岸桥将一只载满化肥的集装箱稳稳地吊装到昌盛集6轮,通海港口2020年第140万标箱就此完成。据统计,2020年,通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40万标箱,同比增长23.76%,自2018年开港试运行后吞吐量实现两年翻番。
通海港区位于苏通大桥下游两公里,紧邻长江12.5米深水航道,是海轮进入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后北岸的第一个港区,也是南通市重点打造的现代化集装箱港区和江海联运枢纽港,还是省沿江沿海规划的重点港区。一期工程建设有3个7万吨级泊位,码头总长958米,宽50米。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内外贸行情下行,众多干线班轮公司停航,集装箱生成量缩减,给通海港口的经营生产带来了极大困难和压力。公司多项举措齐赋能,全力以赴提箱量、保生产、促发展。通海港区通过引进船公司、开辟新航线,依托集团平台和政策支持,持续拓内贸、强中转,积极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通海至营口、天津、小铲滩、泉州等内贸精品航线,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30%;同时,港区还新增外贸日本干线1条、开辟内贸营口直达航线1条,目前已有内外贸直达航线9条,业务辐射日韩及国内南北部地区。
通海港区还积极创新营销机制,通过落实“客户经理制”和“联合揽货机制”,联合港口集团货运中心及通海属地各家代理公司,共同走访南通及周边地区客户,了解市场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吸引企业改港南通口岸,“陆改水”取得成效。延伸港口产业链,做大做强散集转换业务。通海港口加强与中远海运集团内部合作,积极发挥码头功能优势,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合作,散集转换业务实现新突破。此外,还成功开展了商用车拆箱业务。
下阶段,通海港区将充分放大一期码头对外开放效应,加快完善二期码头工程建设方案,进一步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拓展国际集装箱航线,争取到2022年,通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万标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