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部门动态>>正文内容

破题“不实举报”!南通海门为守法企业撑腰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点击数:

一家玻璃制品厂,突然被举报“废水横流、污染环境”,面临停产整改的风险。真相究竟如何?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经过细致调查,发现这竟是一起由经济纠纷引发的恶意举报。

破题“不实举报”!南通海门为守法企业撑腰104.png

2025年7月,南通市海门生态环境局接连收到上级转办的信访件,反映海门某玻璃制品厂存在废水直排问题。举报信措辞激烈,要求企业立即停产整改。

案情就是命令。执法人员立即出动,却发现了重重疑点:该企业的核心设备是工业电炉,整个“混合-熔制-成型-退火”工艺流程根本无需用水,何来“废水污染”?为进一步核实,调查组动用无人机对厂区周边200米范围进行航拍,结合地面巡查,未发现任何排水痕迹或污染迹象。

带着疑问,执法人员分别联系了举报人和企业负责人。真相终于水落石出——双方因产品试样费用产生纠纷,举报人协商未果后,企图通过环保举报向企业施压。

还企业清白,更要为企业“撑腰”

查清事实后,海门生态环境局立即启动“三向澄清”程序:第一时间向举报人明确告知核查结果,解释不实举报的法律后果;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调处报告,为企业留存“无环境违法”的官方证明;向企业员工和周边群众普及环保信访政策,明确“真实举报有奖励、不实举报有责任”的导向。

更重要的是,执法人员没有简单地“一结了之”,而是主动联合镇环保办、生态环境志愿者,搭建沟通平台,引导双方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经济纠纷,从源头化解矛盾。

构建长效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以此案为契机,海门生态环境局进一步完善了“受理-核查-反馈-宣传”全链条处置流程,明确了对“零前科”企业的核查标准和澄清程序。这些举措既保障了公众合法的环境监督权,又为企业营造了稳定公平的营商环境。

“我们要用技术手段筑牢事实根基,在监督与护航之间找到精准平衡点。”海门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既要重视每一条群众举报,也要坚决为守法企业撑腰,向恶意投诉亮剑。”

破题“不实举报”!南通海门为守法企业撑腰793.png

该案例作为生态环境信访工作法治化的成功实践,为处理类似不实举报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展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的美好前景。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