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五”普法规划(2021—2025年)实施以来,余东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将普法工作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全过程。聚焦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方法,持续发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走深走实,圆满完成了各项终期目标任务,为全镇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聚焦关键节点,法治宣传基础持续巩固。紧扣重要纪念日和法律法规颁布实施节点,精准开展主题普法活动。依托“农民工学法活动周”“宪法宣传周”“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等契机,深入农贸市场、法治公园、村居广场等人流密集区域,通过设置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发放普法资料及法治文创产品等形式,持续提升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五年间,余东司法所联合工会、妇联、综治、网格等部门累计举办大型“普法集市”“法治主题日”活动35场次,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主题宣传资料及手册共计8000余份,法治氛围日益浓厚。
聚焦精准滴灌,重点人群普法成效显著。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分层分类开展精细化法治服务。青少年法治教育方面,深化“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围绕校园安全、网络安全、预防溺水、防范欺凌、未成年人保护等主题,五年累计进校园开展法治讲座、情景模拟、知识竞赛等活动40场次。企业法治服务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企暖花开法治行”专项活动,组织法律顾问、司法干警走访服务企业,重点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五年累计入企普法宣讲25场次。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扎实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深入村居开展“守护养老钱袋子”主题宣传,提升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村居法律服务方面,创新开展“千名顾问答千问”活动,充分发挥“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联动机制优势,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核心,通过现场咨询、线上答疑、案例解析等形式,为村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五年累计覆盖重点人群(学生、企业职工、村民、老年人等)超1.5万人次,群众法治获得感显著增强。
聚焦队伍建设,法治宣传力量有效夯实。着力构建多层次、专业化的基层法治骨干队伍。法律明白人工程纵深推进,严格选拔、系统培训、规范管理,五年间累计组织法律明白人暨网格员专题培训15场次,开展“法律明白人”工作交流研讨会8次,成功承办海门区法律明白人“古镇探法”趣味普法活动、法律明白人培育暨宪法主题公园游玩活动等。队伍规模与效能大幅提升,截至目前,余东镇共培育认证“法律明白人”124名,实现各村居全覆盖。这支扎根基层的队伍,已成为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法律服务的“联络员”,将法治触角延伸至千家万户,有效打通基层普法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
聚焦阵地升级,法治文化氛围浸润人心。持续拓展深化线上线下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线下阵地提档升级,依托“法治文化节”品牌,在八一村、富民村等举办法治文艺汇演等活动5场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法治理念。富民村、八一村法治文化广场完成提档升级,建成功能主题鲜明的“宪法主题公园”“调解文化园”,融入法治雕塑、法治长廊、互动设施,显著提升阵地利用效能与吸引力。深化“援法议事”实践,结合“有事好商量”平台,成功打造“石榴花开”少数民族妇女议事特色品牌,并聘请司法干警担任议事指导员,为妇女群体提供规范化、常态化的议事发声平台。线上阵地创新发展,在“凤城余东”微信公众号开设“法之余音”普法专栏,综合运用普法成果展示、典型案例剖析、法治建设动态、干警专业说法等形式,提供精准、实用的线上法律服务。截至目前,“法之余音”栏目总阅读量突破5000人次,成为余东镇广受群众欢迎的“指尖普法”品牌,有效延伸了法治宣传的时空边界。
展望未来,余东镇将巩固深化“八五”普法成果,持续探索普法新路径,为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余东建设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