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刚从上海迁到海门余东,年报数据却卡在了‘半路上’,现在我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了,这可怎么办?”近日,某智能安防有限公司负责人侯女士经历了一场“数据囧途”。
原来,该企业在完成从上海至海门余东的跨省迁移后,企业年报数据未能同步转移至新注册地,导致系统显示年报缺失,面临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风险。区市监局余东分局获悉后立即启动跨区域协调机制,仅用3个工作日便打通数据壁垒,让“迷路”的年报数据顺利“归队”。
今年6月,主营安防设备制造的该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将注册地从上海迁至余东镇。7月上旬,该企业通过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却发现信用信息栏赫然出现警示标记,显示“未按规定公示年度报告”。“今年5月,我们就完成了企业年报,怎么就成了‘异常户’?”侯女士心想,若因此影响企业信用,将直接导致正在洽谈的订单业务泡汤,甚至影响银行贷款续期。于是,万分焦急的侯女士拨打了12345热线求助。
收悉求助信息后,区市监局余东分局为确保企业能够正常开展经营活动,迅速与原地址登记机关联系,却被告知“年报数据已迁移”。余东分局及时向区市监局信用风险科反馈情况,通过科室与南通市局电话沟通,同时指导企业准备纸质年报凭证作为应急证明。
经过3天不懈努力,在市局、区局、分局的共同协作下,终于收到迁出地将数据推送过来的反馈。随后,余东分局对该企业的经营异常名录进行了更正处理。随着系统状态刷新为“已公示”,企业信用警示标志同步消除。
“从反映问题到解决只用了3天,市监局真是企业的‘及时雨’!”侯女士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