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通中远海运重工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务部维修工赵全发现一台电器设备因老化发生故障。于是,他用手机拍照上传至公司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并详细说明了情况,系统随即自动派发维修工单。“我们的日常安全管理正在从‘线下’向‘线上’转型。”公司安全监督部部长顾亮介绍,“像安全隐患‘随手拍’、特殊作业审批、特种人员作业资质确认等,都能在平台上高效完成。”
南通中远重工装备公司是中远海运集团下属大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配套企业,也是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全公司拥有1800名员工,但安全管理部门仅有7人,其中3人专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其余4人承担其他相关事务,这意味着这3名专职人员需肩负起全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重任。单从工作量来看,挑战巨大,但公司并不担心。原来,公司早已建立比较详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引导全体员工自觉执行相关考核办法。“我们每年年初组织全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并以班组为单位发放安全台账,记录具体执行情况。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我们以正向激励为核心,推行‘众奖重罚’机制。只要大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公司就会给予奖金等奖励,反之则扣除奖金甚至予以罚款。” 顾亮补充道。在自主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公司借鉴国内外优秀同行经验,编制了《“一目了然”工程标准手册》,从管线布置、工装使用、“三定”(定人、定位、定措施)管理等各个方面统一标准,并要求员工融会贯通、严格执行。
南通中远海运重工装备有限公司在起重机制造领域优势显著,承担着总部旗下多家企业的起重机生产任务。鉴于起重机的特殊性质,公司大力强化起重机本质安全管理,对安全隐患排查进行数智化升级,即在生产各环节使用先进的AI识别系统,借助AI系统实时识别风险并触发警报提醒的能力,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就拿起吊钢丝绳来说,过去整个行业都缺乏灵敏高效的检查手段,现在我们在钢丝绳卷筒附近安装了AI系统之后,一旦钢丝绳发生异常,就能被AI系统自动捕捉,并以预警的方式提醒工作人员快速处置应对。”顾亮说。
随着安全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安全文化已悄然渗透至公司的每一个岗位、每一道生产流程,更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员工的思想深处,转化为他们日常工作的自觉行动。如今,公司的百万工时工伤率远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且正向着“零伤害、零污染、零职业病”的安全卓越目标坚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