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关闭的化工企业执行情况如何?关停后的废水、危废等如何处置?连日来,海门生态环境局对关停的化工企业进行专项督查。
据了解,去年海门共有24家化工企业实施关闭转产,海门灵甸工业集中区也于2020年初取消化工定位。为切实履行环境监管职能,防止关停化工企业在拆除设备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进一步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自3月1日起,海门生态环境局对照2020年已关闭化工企业名单,开展“关停化工”专项督查,做好环境监管工作。
在海门贝斯特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和南通海迪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内,两家企业均在进行生产设备的清拆工作,环境执法人员现场指导企业全面评估分析设备拆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跑、冒、滴、漏”等各种污染隐患,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拆除作业。随后,环境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企业关停后物料、废水、危废等的处置情况,发现仍有部分未处理的废水和危废暂存于厂区内。执法人员要求2家关停企业做好废水收集的工作,确保废水处理达标后稳定排放;妥善贮存危废,做好“三防”工作,将危废交给有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切实防范环境风险。
根据化工生产企业“一企一策”处置意见,海门生态环境局将24家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强执法检查,目前,其中21家化工企业完成清拆,1家关闭转产。海门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切实做好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的“三清”(清原料、清产品、清设备)、固废处置等后续处置工作,强化环保监管,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确保拆除工作安全有序进行,严防发生各类安全环保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