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区市监局信用与风险监管科工作人员通过“打铃提醒”服务系统,向此前检查中发现的失联经营主体发送短信,提醒该公司及时与市场监管部门联系,改正违法行为,以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影响企业后续经营生产。
信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企业出现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行政处罚、严重违法等情形,将会在招投标、银行贷款、评先评优、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等方面受限。信用修复,给了企业一个纠正错误、重塑信用的机会,但不少企业往往到相关活动被限制时才想起已被“纳失”,再做信用修复为时已晚。
今年,区市监局在企业信用“云修复”的基础上,推出全流程“打铃提醒”服务,构建事前预警提示、事中修复提醒、事后跟踪服务三级服务响应机制,助力企业重塑信用。“经营主体在行政处罚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最短公示期届满前,我们通过‘打铃提醒’系统,对该条处罚进行预审,预审通过后,系统会给被处罚主体发送信用修复提醒短信,提示尽早修复、消除影响。”区市监局信用与风险监督管理科副科长朱培培现场向记者演示了“打铃提醒”服务系统的操作流程。
该系统还兼具失信预警功能,经营主体因住所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前,系统会“点对点”发送失信提醒短信,督促其及时纠错,给予最长10个工作日的缓冲期,充分体现包容审慎护航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的正向引导。
“打铃提醒”后,市场监管部门将为企业信用修复提供服务指引,解答个性化问题,开展手把手指导,鼓励企业使用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云修复”小程序线上修复,为经营主体提供最大便利。
朱培培介绍,开展信用修复全流程“打铃提醒”,实现由被动监管向主动服务、事后治理向事前防范的转变,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今年以来,我们已发出修复提醒短信532条、失信预警提醒短信515条,63家经营主体经预警提醒后暂缓列入异常名录,助力405家经营主体重塑信用。”朱培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