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处暑养生:防秋燥 防秋乏 防霉菌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7日 点击数: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结束。医生提醒,处暑养生要重视“防秋燥、防秋乏、防霉菌”。

处暑是“热燥”的开始,比夏天的干燥还要明显,因此人们常会感到既热又干燥,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喉咙干燥、干咳无痰、发热等症状。处暑养生,防秋燥是重点。“大家要多饮水、多吃新鲜果蔬,尤其是梨子和莲藕,尽量少吃油炸、烧烤以及热性食物。预防‘秋燥’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重视精神调养,要尽可能地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中医陈爱佳告诉记者。

处暑后天气由热转凉,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且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尤其是老年人。“大家要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逐步做到早睡早起。应在晚上10点前入睡,每个人应比平时增加1小时的睡眠。如果白天觉得困倦,中午仍可延续夏季的午睡习惯,以30分钟到1小时为宜。”陈爱佳说。此外,处暑以后,气温下降,雨水增多,给霉菌创造了适宜的繁殖条件。“三伏天时,空调大开,室内通风次数少,容易滋生微生物。因此处暑以后,大家应经常开窗,使空气流动。”陈爱佳补充道。

处暑时节,暑气逐渐散去,凉意渐生。民间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之说,但在现实生活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不能死搬硬套,冻得适度才行。陈爱佳说:“‘秋冻’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更应及时增减衣服。”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