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余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落实改革部署,主动把握改革机遇,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长三角智能制造先导区”和“中国式现代化乡镇新实践”两大发展目标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正余镇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的既定目标。上半年正余镇完成认定新开工项目2个,其中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专精特新项目1个;完成产业链配套项目2个,竣工项目1个,达产项目1个。
正余镇将全面聚焦产业提质,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抓住“两岸(海门)智能装备产业合作园区”层级提升的契机,充分发挥链式党建优势,深入沪苏地区“延链招商”,开展优质企业“敲门招商”、优质人才“双招双引”,力争在重大项目上取得突破。推动在建项目万胜汽配项目快建设、早竣工,推进斌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提前竣工达产、振康RV减速机项目提前竣工。加速创新要素奔涌,高质量运营众创空间,用活用好工信部公共服务平台、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分院)等平台,努力让各类载体更加高效顺畅运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海门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的两个镇之一,正余镇在积极推进王灶河省级传统古村落提升工程外,还围绕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核心区,打造智能化种植园;依托“农业+电商基地”项目和“数字一张网”项目,推动数字化农业不断发展;对双烈村、正基村的人居环境进行全面提升,并扩面至昌盛村、五总村、新岸村、古坝村4个村,同时对村域内的新东河进行整治,形成人居环境示范片区。
“我们将全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抓好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围绕‘1+4+1’空间布局,提档升级南片文旅区,加快实施王灶河老街修缮,重点打造北片智能化种植园和电商平台,全面提升四村示范片区人居环境,以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推动村民共同富裕。织密‘数字一张网’,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观测和农村监测网络,构建‘大数据+农业农村’管理模式,赋能蔬菜、稻麦两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推动乡村环境宜居宜业、持续向好。”正余镇党委书记王思说。
同时,正余镇紧抓基层治理,紧扣“四沉四提四融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要求,持续做好向上承接、向下下沉、上下融合的具体工作。重点推进邢柏、昌盛两村试点,在邢柏村推进链接南通附院的互联网医院“云端问诊”、打造“老书记驻村调解室”;在昌盛村推进建设儿童友好社区、“幸福食堂”,辐射带动全镇村(居),建强各村(居)“下沉力量”和“社会力量”功能型党支部,筑牢治理根基。“我们还将优化镇域社会治理‘三中心’融合指挥中心运行模式,发挥数据融合优势,健全村(居)吹哨机制,通过联通线上线下、反映群众真实诉求,让基层治理更加精细化、智慧化。”王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