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海门新闻>>正文内容

开发区聚焦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园区转型升级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0日 点击数:

8月5日,开发区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切实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推进重点工作之中,找准切入点、发力点,围绕主导产业,聚焦新质生产力,在深化招商体系改革、培育大企业、推进跨江融合、自贸联创改革等方面出实招、下苦功,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开发区作为海门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经过30多年发展,产业基础较为雄厚,产业配套不断完善,长江口产业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展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为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区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施俊说,要按照全会精神,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向“新”而行,大力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朝着挺进全国国家级开发区50强的目标奋力前行。

聚焦产业,全面提升发展能级。产业是开发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开发区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放大智能装备制造、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制造优势,按照链式化发展要求,进一步做大产业链,推动两大产业向高端发展。将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战略之举,选准半导体特色工艺芯片、材料设备、器件模组、设计封测等细分赛道,加快建设10平方公里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使开发区成为长三角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地。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疗等新兴产业实现由小到大的新发展,前瞻探索布局空天经济等未来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在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同时,发挥好经济运行调度会议牵头抓总、五大攻坚指挥部具体落实的“双重机制”作用,实施服务企业十项新举措,强化部门分片联系企业机制,确保39个工业新增长点全年新增产出70亿元,推动上海电气、宏钢钢材、德硅凯氟三季度进规,园区全年进规30家,全年完成工业开票销售560亿元。

聚焦项目招引,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项目是关键。开发区进一步深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实体化运营招商公司,强化招商效能,全方位构筑招商网络。拓展项目信息,设立光大复华创投基金,参与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项母基金,为项目落户提供基金保障。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联合相关专业机构高频次、精准化举办招商活动,确保全年签约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20个,3000万美元项目10个。同时,“项目管家”精准服务50个落地项目开工投产,确保星合机电、德迈药业等6个项目三季度开工,同步推动南亚新材料、万高药业、芯闻科技等重点项目加快开工。用好集微产业创新基地、浦东软件园等载体平台,联合昆山三螺旋等机构,全年完成研发投入16亿元、科创项目认定48个。“分类施策”攻坚土建、设备、投产等环节,全年完成8个项目竣工、8个项目达产。

聚焦功能提升,全速完善园区配套。大项目、好项目,需要相应的配套支撑。开发区将科学编制滨江片区水系、管道等专项规划,补齐片区基础设施配套短板,加快规划工业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工业绿岛,加速热电厂、变电站等基础配套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同时,高标准推进謇公湖科教城建设,推动足球俱乐部新基地、卡蒙斯地块加快招商,湖畔商业街区加快建设落地。以珂缔缘俱乐部冲甲为契机,举办好中乙联赛等赛事,发挥有迈体育专业优势,市场化举办电竞比赛、马拉松赛,常态化开展“謇公湖周末夜市”,加快完善高质量、多元化的生产生活功能配套。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