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智慧驿站”新业态劳动者第二个“家”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8日 点击数:

近年来,海门秉持“建好一个站,服务一群人,温暖一座城”的理念,倾情倾力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打造了驿站网络。今年,区总工会在城区打造了3家24小时“智慧驿站”,让更多户外劳动者能够“看得见、找得到、进得来、用得上”。正值伏季,天气炎热,这些不打烊的“驿站”运行得怎么样?究竟有没有发挥作用?带着这些疑问,连日来,记者在“驿站”蹲守采访。

陆玲玲是一名环卫工人,上班时间在早高峰之前。早上8点,天气已经热起来了,刚刚上完早班,她趁着休息时间习惯性地来到丝绸路户外劳动者爱心服务站喝杯水、吹吹空调。“渴了喝口水,饿了热口饭,累了歇歇脚,现在我都离不开这间驿站了,就像是我在外面的第二个家一样,温馨又方便。”陆玲玲告诉记者。

陆玲玲眼里的第二个“家”,是区总工会今年打造的24小时“户外劳动者爱心服务站”,也是我区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首家24小时“智慧驿站”。这里有微波炉、冰箱、空调、电视、饮水机、无线网络、卫生间等爱心设施,面积近200平方米,解决了广大户外劳动者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需求。丝绸路户外劳动者爱心服务站负责人沈鹤年说:“驿站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户外劳动者只要注册会员,经审核通过后,均可随时‘刷脸’进入,体验24小时如家般的服务。”

上午,刚刚送完一单外卖的外卖员夏俊楠,手机快没电了,他就近来到位于大有境商圈的24小时“智慧驿站”。在这里喝水、休息、给手机充电、看书,已成为他每天工作之余休息、放松的一种方式。夏俊楠说:“我平均每天要跑七八十单,手机耗电快。

像我们送外卖就是靠手机接单的,之前手机没电要么问商家借着充电,要么回站点充电,很不方便。现在这边有24小时‘智慧驿站’,我们随时都可以进来充电,在充电的同时还能有地方休息,真的很方便。”

大有境区域的24小时“智慧驿站”在商场外侧,记者看到,“智慧驿站”配备有空调、桌椅、饮水机、微波炉、茶水柜等,书籍报刊也一应俱全。大有境新驿家·小哥24H“智慧驿站”负责人张熠胤介绍:“驿站是24小时开放,只需要在微信搜索‘师山职工微服务’小程序进行注册,注册后,刷脸即可进入驿站。”

中午,记者在文峰大世界前的24小时“智慧驿站”看到,有6名户外劳动者预约了爱心午餐。倪和林是一名户外保洁员,一早匆忙出门未带午餐,他在文峰大世界前的24小时“智慧驿站”解决了午餐问题。这个“智慧驿站”是今年区总工会打造的第二个24小时“智慧驿站”。去年12月,海门文峰大世界有限公司设立了企业爱心驿站,户外劳动者遇到困难可去文峰大世界总台免费预约爱心午餐。海门文峰大世界有限公司办公室经理徐惠彬说:“今年以来,我们免费提供了300多份爱心午餐。”

户外劳动者为城市建设发展和人们的美好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特殊的工作性质与工作时间,使他们常常面临“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的问题。“不打烊”的“智慧驿站”可以让户外劳动者不受时间的限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进入驿站休息。区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四级主任科员高学新说:“将驿站打造成‘冷有暖气、热有凉风、渴可饮水、累可歇脚、伤能急救、急能如厕’等功能完善的爱心驿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如何才能更好延伸服务户外劳动者的广度,我们将充分调研,根据户外劳动者的实际需求,为他们做好服务。”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