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海门调查队获悉,今年以来,海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各项惠民政策成效明显,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据统计,上半年,海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5万元,同比增长5.2%,增幅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
按常住地分,今年上半年海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55万元,同比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23万元,同比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南通各县市区第一。昨日,记者走进位于三厂街道中兴村的旺浩家庭农场,只见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对即将上市的葡萄进行装袋处理。今年旺浩家庭农场种植的200亩作物迎来丰收。为应对葡萄采摘和草莓种植工作,农场在近20名长期工的基础上,还需招收30余名短期工。“我流转了200多亩土地,每亩每年给村民1000多元租金。赋闲在家的村民可以到这里来帮忙。长期工每天工资100元,一年有近3万元收入。”家庭农场负责人邢建说。
从收入结构看,上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中转移净收入增幅最高,工资性收入对居民收入增长贡献最大。上半年,海门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848万元,较上年增加986元,增长5.8%,对居民收入增长贡献率为70.6%。这一方面得益于上半年海门区最低工资标准、居民工资性收入提高。从2024年1月1日起,海门区企业最低工资由2280元/月调整为2490元/月。同时,就业率提高、居民综合能力提升等因素也促进了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今年以来,海门全面贯彻落实新一轮就业优先政策,举办各类招聘会134场,提供就业岗位1.7万多个,全区上半年实现就业42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