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每半小时就需换一次班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4日 点击数:

7月31日下午3点,室外气温37℃。这样的高温是海门最近一段时间的常态。这样的环境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

人们普遍认为,高温天身处室内肯定要比室外“舒服得多”。当日记者探访了这样一类职业人群,他们在室内工作,而且是工作30分钟,就能休息30分钟……然而这个职业不那么让人羡慕,它已属于“濒危行业”,这个工种就是——钳瓶员。

位于德胜镇的瑞欣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专门制作香水瓶、香薰瓶,公司前身是海门瑞祥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81年,是苏北地区第一家专业生产各类包装玻璃瓶的厂家。2021年,现任老板接手了这家公司,更名为瑞欣,并对厂内的部分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

走进厂内,第一眼看到的是工人正在将产品装车发货。半挂卡车上的集装箱外侧不停有水流淌下来,为正在装货的师傅降温,外侧一个巨大的风扇正对着箱内吹风。“这个天气,不管室内室外,我们各个岗位都需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往集装箱上浇水就是一种措施。”公司经理汤红菊告诉记者。

进入玻璃瓶制造的主要车间,记者瞬间就被一股扑面而来的热浪包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不一会儿就感觉到头晕目眩。“这边大多是技术工,需要偶尔换个模具,保障机器正常运转。其他时间可以自由活动,去边上洗个冷水脸、喝个水都没问题。”汤红菊介绍。生产车间最东边的角落,是玻璃制品加工的末道,钳瓶员就在那里……

他们头上裹着湿毛巾,手上戴着厚厚的纱布手套,正在用钳子将传送带上刚成型的瓶子夹到另一条传送带上。玻璃原料要1500℃左右才能溶化成型,成型后到制瓶区,瓶身温度还有400℃~500℃,钳瓶员周围的温度可想而知有多高。记者看到,钳瓶员的头顶上方有一条专门设置的空调送风管道,在他们身后还有大功率风扇,风扇背后还放了一大盆冰块。“即便把能想到的降温措施都用上,我们还是规定钳瓶员最多只能工作半小时,然后就下来休息,接着换另一个人上。”汤红菊向记者介绍。张善萍是这家玻璃制品公司的老员工,休息时,她一边修着手里的钳子,一边笑着告诉记者:“这个活冬天做很幸福,夏天就比较难熬。但厂里对我们还是很照顾的,想尽办法帮我们降温,老板今年还给我们买了冰镇饮料机。”

据了解,钳瓶员并不是一个被广泛认知的职业,随着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以前需要人工完成的任务,现在都可以由机器来完成,因此钳瓶员这样的岗位正在逐渐减少或转型。“我们现在已经有两条生产线用上了机械臂,剩下的两条线我们也准备进行升级改造。到时候我们会把钳瓶员合理安排到别的岗位上去。”汤红菊说。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