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海门新闻>>正文内容

四甲农路“织造”致富摇篮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2日 点击数:

这几日,位于四甲镇头桥村的胜利果蔬基地内,果香四溢,甜瓜、水蜜桃、西瓜等应季瓜果相继成熟,田间地头迎来了丰收的浪潮。哪里有产业,路就修到哪里。近年来,四甲镇全面盘活集体经济,将农村公路覆盖至产业带,新改建农村公路17公里、农桥6座,连点成线、织线成片,“织造”农村产业致富路。

以路兴业

为产业振兴“把脉问诊”

要致富,先修路。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的提档升级,四甲镇辖区内80%的农村公路实现了双车道和黑化升级,依靠着便捷的四好农村路,不断吸附农村分散的产业聚集,本土企业及入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大规模农产品集中加工区、蔬菜种植及水产养殖规模产业园依路而建。

“我们有自己的麒麟西瓜,绿宝甜瓜又脆又甜,都是最近的畅销爆款。马上阳光玫瑰葡萄也将大批量上市,前段时间还有枇杷,到了秋天有螃蟹、稻米、鸽子蛋,都是‘拳头产品’,依托这些特色产品,我们去年村营收入超过了200万元。”头桥村党总支书记郁浩东自豪地介绍。

农村公路的建设,为产品运输、交易提供了便利,四甲镇培育出一批颇具市场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多家农产品加工、农业生物企业先后入驻。通过产业振兴,镇区内剩余劳动力有了就业岗位,农民致富增收有了捷径。

以路生辉

为公路管养“发挥余热”

“老李,今天又去巡路啦?”李大爷是四甲镇合兴村的村级“路长”,每天的任务是对自己负责管养的路段进行巡查、清扫,发现道路破损、路面病害及时上报处置。

近年来,农村公路里程不断刷新,村级道路路况复杂,管理难度大,需要更多的“基层力量”加入其中。四甲镇将农村公路巡查费用列入镇财政计划,按照每村配备一人的标准,选定有责任心的当地群众设立巡路员岗位,并加以补贴,还有一批热心公益的“民间路长”加入其中。以农路巡查为契机,通过以工代赈、设立公益岗位、制定爱路护路村规民约等多种措施,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养护。

以路创造群众增收机会,同时发挥百姓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是一种别具特色的现代化乡村治理新模式,以点带面、连面成片,推进农村展现出新面貌、生产展现出新质态,让村民真正成为“四好农村路”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拥护者。

以路联景

为秀美乡村“描红添绿”

农村公路不仅带动了乡村产业振兴,也让村里的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

四甲镇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乡村旅游战略紧密结合,通过对汝龙路、汝沿路等区镇主干道路进行景观提升,新建景观小品2处,建设乡村游园4个。村里的环境宜人,来游玩的人自然是络绎不绝。在县道国新线东侧,四甲镇利用闲置土地资源搭建了一个休闲露营地,今年初还对周围的道路进行提档升级,设置了指示标牌、观光点、停车场,在周末或节假日,便捷的路网和景区独特的区位优势激发了乡村旅游的动能,现在到村里游玩、采摘、露营的人是一波接着一波。

“后续,我们将围绕农村公路,在道路沿线重点打造木屋民宿、运盐河渡口民宿等项目,通过布设环村骑行路线,沿途设立驿站及餐饮娱乐,串联采摘园及农家乐,拓展垂钓、骑行、亲子研学等文旅活动,形成独具四甲特色的农业文化旅游。”四甲镇农路办负责人陆秋介绍。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