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开发区组织第六期“尖兵大讲堂”,邀请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招商人员为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传经送宝。同时,党工委举行以“严明纪律规矩 永葆清廉操守”为主题的“5·10”思廉日纪律教育大会 。
教育培训,是提升干部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的有效抓手。开发区党工委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构筑训前问需、训中问策、训后问效的干部培训教育“三部曲”,提升教育质效,助力干部作风改变、能力提升。最近,区委、区政府表彰季度“招商之勋”、月度“招商之星”,开发区获奖人员占其中的一半。
训前问需,是指在开展教育培训前,系统性研究教育培训的内容、方式。开发区作为海门经济发展主阵地、项目建设主战场和招商引资主力军,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有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精湛的干部队伍,才能挑得起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为此,开发区在教育培训内容上更加注重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党章党纪的学习,更加注重业务技能的学习。在教育培训方法上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创设了“局长思政课”“支部书记开讲啦”等平台,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干部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经济发展是主责主业,开发区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精准为干部赋能,科学设置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产业链分析研究、重大项目招引建设、服务业发展等专业课程,让培训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干部培训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教育培训模式至关重要。开发区坚持训中问策,在教育培训中,不断创新和优化教育培训模式,让教育培训更加“接地气”。“二次创业尖兵班”是开发区干部培训教育的一大特色,开发区根据主责主业,开设了六个“二次创业尖兵班”,紧扣“学、研、践”培训重点,突出“优、细、实”培训质效,精准组织实施“订单式”“滴灌式”“小班式”专题培训,并创设了“尖兵大讲堂”“江湾学堂”,分批次让老干部、中层干部、业务骨干、优秀年轻干部等“走上台讲”,构建“立体式”培训矩阵,探索开发情景式、互动式、剧本式、云端式、文艺式等多元化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将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等有机融合起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时代性、实效性、趣味性和吸引力。
坚持训后问效,提升教育培训质效。开发区出台干部培训教育实施方案,建立干部培训档案,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和质效评估机制,将干部教育培训情况纳入部门年度考核序列。同时,更加注重教育培训结果运用,围绕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重要指标,开展“领题破题”专题调研、“揭榜挂帅”攻坚行动,推动培训结果有效转化,通过“突出贡献奖”“机关之星”评比活动,发现干部、锻炼干部、培养干部,把表现突出的干部纳入海门区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开发区干部进一步使用后备库,切实将培训“软指标”变成“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