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冬训不仅是理论的“加油站”,更是实践的“助推器”。余东镇找准冬训着力点,拓展新路径,不断提升冬训质效,让党员冬训传思想、聚人心、鼓干劲。
“课堂”宣讲
在余东镇党员冬训动员部署会上,党委书记“第一课”打响冬训“发令枪”。“冬训第一课”立足全镇发展实际,动员各级党组织进一步整合阵地资源,创新活动载体,做实做优冬训工作,把冬训学习成效转化为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不断夯实全镇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的思想基础,以实际行动为海门加速打造“一示范四城市”贡献更多余东力量。之后,全镇各基层党组织书记也都带头上冬训课,层层推进,真正将“理论年货”送到基层党员和一线群众心中。
“阵地”宣讲
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是党员冬训“活教材”。余东镇积极挖掘利用各类党员教育阵地资源,引导广大党员通过“重温一遍入党誓词”“聆听一段红色故事”在实境中全方位接受党性洗礼。同时,余东镇还充分利用古镇景区人民文创书店、凤城刻纸馆、震丰恒布庄、余东剧场等特色阵地资源,依托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冬训+”的形式,让冬训走入日常生活,让党员群众在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助推党员冬训有温度、有内涵、接地气。
围绕本轮冬训5大专题,余东镇全面推进理论宣讲,整合百姓名嘴、先进典型、青年志愿者等宣讲力量,结合实际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推动阵地向基层一线延伸,企业车间、星级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妇女儿童之家、残疾人之家等进一步发挥理论宣讲阵地作用,覆盖不同层级阵地平台的不同人群,建立起全域同频共振的理论宣讲矩阵。
“菜单”宣讲
摸清群众“口味”,冬训才能“对味”。余东镇根据受众群体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分类施教。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入户征集群众意向,创新打造群众点单、宣讲员接单、社会评单的“菜单”式宣讲模式。以新思想、全会精神、形势政策、高质量发展等为切入口,在“微”字上聚焦,将居民期盼列成微“菜单”,定制宣讲主题,真正做到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有共鸣,使基层宣讲更有吸引力。同时,根据宣讲微“菜单”,联合凤城艺术团,精心编排歌舞作品,将党的创新思想融入其中,用“好听好看好懂”的艺术形式,唱响时代主旋律,在寓教于乐中让理论宣讲“走新”更“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