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开发区产业发展稳中向好,产业能级不断壮大,全年规上工业应税销售、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由于受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今年经济运行压力增大。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开发区进一步强化经济工作组织运筹,成立了“大发展”攻坚指挥部,统筹抓好经济运行的各项工作,建立机关干部常态化联系企业机制,开展企业大走访。同时组建了企业服务中心,并实体化运作,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实现经济稳健发展。据了解,开发区全年预计规上工业应税销售同比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全年预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超5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8家,规上贸易企业30家。
制造业是开发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开发区聚焦高技术船舶海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三大特色主导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有效投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企业上市等多种途径,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构筑开发区企业梯次发展格局。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今年开发区力推工作,更是企业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发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到目前为止,开发区已经完成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诊断认定企业58家,年内预计完成100家;今年亨通电子线缆、海螺水泥、通光强能等6家企业获评市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占海门获评数的75%。招商局重工从智能示范车间向智能示范工厂飞跃,今年成功获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助力企业产能快速提升,今年前10月完成应税销售55.32亿元,同比增长70.5%,全年应税销售有望突破70亿元。
今年,开发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实现新突破,通光光缆成功获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开发区还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家企业成功获评,创历史新高。50多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获得认定,亨通电子线缆、通光光缆、宝钢磁业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宝钢物流有限公司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评定。上市是企业快速壮大的有效路径,今年开发区加大上市企业培育力度,万高药业、大艺科技成功报会,油威力液压在新三板挂牌。
在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抓好服务业发展。开发区充分发挥主城区优势,积极推进小微企业进规模工作,全年通过排摸培育方式完成贸易小进规企业32家,服务业小进规企业18家,目前总数排名位列园区组第一。重点关注规上服务业企业运行情况,积极做好纾困解难工作。今年,开发区预计全年将有规上服务业企业107家,其中重点行业66家,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增幅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