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乡镇要闻>>正文内容

浩西村:建设绿水蓝湾 沟河整治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施工队行色匆匆,河道旁机声隆隆。一车车杉木桩被运到施工场地,前方挖掘机开道,清理河道沿线的淤泥杂物;打桩机紧跟在后,将杉木桩一个个紧密地打入河床,一派繁忙景象。这是浩西村正在开展村级河道整治工作。为扎实推进镇村沟河环境综合整治,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添光彩”,连月来,海门港新区除了推进镇级河道整治的同时,海门港新区水利建设先进村——浩西村也在持续推进水域治理。

为什么要进行水系治理?

浩西村地处长江黄海冲积平原,距离黄海仅十公里左右,地势低平,土壤偏砂质化,含水性差,容易流失。过去,农业受旱涝灾害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挖掘了大量人工沟渠用于旱季灌溉及雨季排水,并养殖一些淡水水产为副业;但同时也出现了沟河泛滥,田块不成片的问题。近些年来,因村级河道管护的缺失,导致部分河道水草封沟、沟河淤积、水体变质、蚊虫滋生等问题,成了环境整治中的一项老大难问题,限制了农田建设,也进一步限制了乡村经济发展。

2022年,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同时,浩西村经过讨论,针对村内泯沟零散、水体不活的现状,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对村域内所有沟河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化整治,通过科学填埋废沟废塘,整合农村田块,做到化零为整,便于机械化耕种。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通过疏浚拓宽河道,进一步优化新区河道水系结构,实现流域水系与局部水系的有效衔接,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切实提升新区水环境。对村内主干河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建设生态河道,继续增加村域内生态河道覆盖率,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河道建设情况如何?

自2022年5月起,浩西村疏浚村级河道12条,填埋废沟废塘5条,疏浚土方量约6.2万方,同时建设村级生态河道近4000米,升级改造涵洞32座,整治河道水域面积达20公顷,彻底改变原自然村浩南片,浅水片,浩西片共15个组别的河道面貌。

如何对河道进行长期有效的监管?

浩西村严格按照海门区河长办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河长制的意见》,认真贯彻落实河长制,将浩西村水系进行分区划块,实施专人管护。浩西村现有四位村级“河长”,分管东南西北四大片、“河长”严格实施河道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对重点打造的河道水域岸线进行动态监控,对涉河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特别是违规养殖、违规排放等问题,在农村地区较为常见,需要重点关注,严格管理,一经发现,立即处置。

整治后生态恢复情况?

11月初,再次来到前期重点整治的沟河边,河道宽阔笔直,水面干净清澈,风吹麦浪,水鸟盘旋,河道的两岸可以看到新生的芦苇在风中摇曳。芦苇的破土而出,预示着生态的自然恢复,也是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推进的胜利旗帜。看着这样一幅崭新的水系建设蓝图,我们每一个护河人心里都是美滋滋的。

重读《观沧海》,不禁设想“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景象。浩西村党总支书记陆辰成表示,接下来,浩西村将持续加强对辖区内河道巡查力度,严厉打击河道乱排乱放、私圈养殖乱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建设绿水蓝湾,助力乡村振兴。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