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海门街道围绕“安置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安装”议题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民生专题月活动。海门区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施俊,区政协副主席张松,海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冬华,海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施佳男,海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梁春豪等参加活动。
专题背景介绍
海门街道辖区内现有住宅小区206个,其中拆迁安置小区46个,涉及1160幢40288户,总住宅建筑面积约531万平方米;43个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3个由社区代管。近年来,由于新能源免税等因素致使新能源汽车销量陡增。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增加,安置小区内私拉电线充电等情况开始出现,时常引发邻里纠纷,存在不小安全隐患,充电设施不足成为安置小区新能源汽车车主最大的痛点和难点。海门街道“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经过广泛征集议题并比选,并经街道党工委审批通过,将“安置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安装”作为民生月议题,前期召集了议事人员在两个安置小区内进行了实地调研。
总结落实 推动协商成果转化
施佳男表示,今天大家畅所欲言,真正做到了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良好互动。此次议事活动一是明确充电桩试点规划。由南通国网电动公司进行海门街道安置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试点工作;二是做好充电桩选址工作。充分征集居民意见,不挤占停车资源,对接国网电动公司进行选址,并做好安全保障;三是强化后期使用与运营管理。国网电动通过一桩多用、相邻多用等提高充电桩使用效率,并通过安装指示牌、文明标语与增强日常巡逻等方式,多管齐下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
陈冬华表示,一是要摸民情,当好百姓“贴心人”。社区与国网电动公司、供电公司在前期充电桩选址过程中,要加强与居民群众的沟通,因地制宜,充分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二是要解民忧,当好百姓“暖心人”。国网电动、社区和职能部门要尽快推动工作落实,加大对充电桩的品类选择、车位管理等问题的研究,尽快让辖区内四十个安置小区的新能源车主解决充电问题。三是要沉一线,当好百姓“服务人”。国网电动后续要进一步加强对充电桩维护管理的主体责任,社区和相关部门要紧跟而上,持续做好联动工作,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张松对本次协商议事活动给予肯定并表示,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党委重视是基础,协商为民是目的,务实求效是条件。广大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既要积极荐题,聚焦党政要事、民生实事、治理难事深化调查研究、深入学习思考,提出更多、更好、更细的真知灼见,也要主动参与,有力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街道委员履职小组要及时汇报重要工作、重点活动,积极引导委员参与招商引资、文明创建、结对帮扶中来,为推动街道和全区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施俊指出,此次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既紧跟社会时代的发展又为群众参政议政提供了平台与机会。针对“安置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安装”,我们要多措并举、堵疏结合,既要保障充电桩安装的公益性目标也要实现国网电动的市场化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施俊表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是基层治理体系的创新之举,也是政协发挥职能、服务民生的有效抓手。后期街道要持续开展富有成效的协商议事活动,着力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真正做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贡献智慧和力量。
安置小区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光是为居民提供了便利,更是有效的消除了安全隐患,贴近民生,服务了社区群众。海门街道相关部门下阶段将协同利益相关方,尽快落实安置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安装,让安置小区的广大新能源车主早日在家门口实现“充电自由”。海门街道政协工委也将擦亮“有事好商量”的金字招牌,进一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着力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抓住民生领域实际问题做好工作,协助党委政府增进人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