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门这片具有光荣历史的红色土地上,先后有1800多位英雄儿女,为了民族独立、国家解放、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为铭记先烈,教育后人,解放初期,海门县人民政府以部分烈士姓名,把他们的出生地或牺牲地命名为乡、村等地名。
红色教育润童心,革命精神永传承。7月10日,育才小学一(4)班的少先队员们来到海门港新区,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退役军人服务站、团工委、妇联工作人员带领他们共同寻访村名中的英雄印记,在炎炎夏日中,寓教于乐、添色增彩。
大家首先来到海门港新区“魅力港城主题展厅”,展厅中,“让红船精神代代相传”格外引人注目,顺眼望去,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也铺展开来。党的“一大”“二大”至“十九大”的历次代表大会;“筑堤不止”“盐民盐业”的精神传承;“朱家饭店战斗”“黄海第一哨”各类自卫战役;“江家镇”“县抗日民主政府”多个革命旧址;“海防前哨民兵英模”“林英”“刘浩”“海门港新区英名录”铺满墙面......小朋友们驻足观看党史宣传片,似乎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
“林英叔叔好勇敢。”
“他确实是个英雄。在1941年5月初,国民党邱冠生部百人向县政府及警卫团所在地江家镇疯狂扑来,为保存有生力量,林英迅速带领部队南撤,由于仓促竟将一文件包遗忘在驻地,当晚他只身冒着生命危险潜回取文件,不幸被敌军发现,翌日清晨被杀害于江家镇南市梢。大家为了纪念林英,后将公行村改名为林英村,这是全国唯一以华侨烈士名字命名的村子,也就是现在海门港新区林英村。”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下一站,小朋友们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林英烈士墓。墓前“从容对敌巍然如山、英勇就义气壮山河”的两行大字熠熠生辉,这是对林英一生的气节最好的诠释。
与灼灼烈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少先队员们在先烈面前展现出的坚毅。蝉鸣声声,热浪滚滚,被汗水浸湿的衣服,衬托出的是少先队员们飒爽的英姿。他们整齐地列成两排,林英村支部书记、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陆占彬向孩子们介绍烈士林英的生前事迹。稚嫩的脸庞上,展现着少先队员们爱国爱党的朴实情感。
铭心有红意,奋力续华章。此次活动是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重要举措,引导少先队员们坚定自身理想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接续奋斗。
寻访已如期完成,故地故事与精神则在笔下心间绵延不绝。祝愿祖国的花朵向阳而生,茁壮成长。
寻访活动结束后,大家还参观了海门港新区“蛎岈山海洋科普展示馆”,了解海洋资源、生态功能、管护设施科研价值等方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