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他们是常乐镇躬耕一线的党员干部,退休后,他们依然心怀当地居民群众,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他们以永不言败的精气神,再次冲上一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支书。
麒新村朱惠忠
一秒辨人,核酸登记快速高效
“我这一辈子,能够为大家做点什么,就是幸福。”身为一名党员,原中汉村老支书朱惠忠对党和人民是由衷的热爱。本次疫情期间,朱惠忠主动报名,参加麒新村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麒新村全员核酸检测登记处一共安排2名志愿者,一般志愿者登记需要询问姓名,或者通过证件登记村民信息,但朱惠忠不需要,他对村里的人都很熟悉,即使大家都戴上了口罩,他看一眼对面的人就知道对方是谁,无需询问便可直接登记,大大提高了登记处的效率。一天下来,他的登记量是其他志愿者的两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核酸检测排队的进度。“不管刮风下雨,全员核酸检测开展了几轮,朱书记就来了几次,不设登记处的时候,他维持秩序从早到晚一站一整天,作为一名老同志,真的很不容易。”麒新村党总支书记何耀红如是说。
玉竹村张鼎康
身兼多角,足迹遍布田间地头
“村干部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我作为退休老同志,应该为他们分担一点。”本已退休在家的玉竹村老支书张鼎康从招募志愿者的第一天就投身到防疫工作中,发挥“人熟、路熟、情况熟”的优势,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敲门行动”中,他是排查员,不分白天黑夜,上门排查本村村民尤其是外来人员的“两码”情况;全员核酸检测时,他是维稳员,维持现场秩序、引导村民有序排队、信息登记、核酸采样;平时生活中,他又变身宣传员,解释棋牌室关停、清明祭扫特殊管理、红白事简办等措施。疫情期间,张鼎康的足迹遍布整个玉竹村,玉竹村党总支书记顾蓓蕾说:“张书记的耐心解释,让村民对疫情期间的措施更加理解和配合,我们工作开展起来也更加顺畅,事半功倍。”
培才村沈福明
定海神针,志愿服务体现担当
“我在这儿忙惯了有点闲不住,对村里感情深,疫情发生后,看村部半夜灯还亮着,村干部还在忙碌,我就也想搭把手。”培才村老支书沈福明穿着志愿者马甲如是说。自疫情发生以来,培才村招募并组建了一支3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有大学生志愿者,也有退休老党员,不仅年龄跨度大,脾气性格也迥异。如何管理好志愿者队伍,让志愿者更好地发挥作用便是沈福明的主要工作。作为培才村志愿队伍的负责人,沈福明先了解每个志愿者的情况,根据大家的空闲时间安排卡口执勤以及全员核酸检测志愿工作。每次全员核酸检测前,沈福明都会指导志愿者如何引导村民停车、维护秩序,登记盖章。培才村党总支书记成刚说:“沈书记就像一根定海神针,有他在,我们的志愿队伍就像一个突击队,所有工作都开展得井然有序,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们的疫情防控的力量。”
说得少、做得多,老支书、新奉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他们在抗疫时刻坚守初心
让我们有理由相信
疫散花开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