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南通市老科协会长顾裕岳,副会长黄国权、高宇人,海门区老科协会长林文标,副会长郭周同、黄颂禹等一行来到正余镇,在镇党委副书记黄维,三合村第一书记陈开颜、村党总支书记张宏伟的陪同下,对三合村林下特色种养基地进行调研,助推乡村振兴。
当日上午,顾裕岳等一行参观了三合村桃园与养殖的京海黄鸡,现场听取了第一书记的情况介绍。该项目始建于2020年12月,占地面积70亩(其中种植面积50亩,淡水养殖20亩),在海门区老干部局、老科协的指导下,《海门区正余镇三合村特色桃园高效种养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于2021年4月编制完成。2021年春,首批优质400多棵桃树完成定植,8月10日,500只京海黄鸡进入基地养殖。
目前,基地共分为两个功能区:一是“京海黄鸡”林下养殖示范区,主要用于“京海黄鸡”的养殖,占地面积9亩,京海黄鸡品质优,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看好;二是鲜食桃种植示范区,主要种植桃子新品种,占地面积41亩,是整个基地的核心部分,种植品种为锦绣黄桃、阳山水蜜桃、金香脆和紫金红油桃等四种丰产性能好、市场接受度高的鲜食桃。
调研中,顾裕岳一行对海门区老科协为乡村振兴主动作为的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专家们持续关注项目的推进,把项目规模做大、效果做强,引领和带动当地村民科学种植、科学养殖、使群众真正走上一条科学、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富裕之路。
据了解,该项目以村集体和农民经纪人共建出资,村集体经营,聘请种养能人负责生产管理,有关科技部门进行技术指导的模式,采取“桃树+家禽+淡水养殖”的生态循环养殖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由“单一式”向“立体式”发展,增加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林下特色种养基地有利于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增收致富。正常运营后,预计每亩年产出桃子1500kg,实现亩产收益2万元,家禽养殖年增收5万元以上。三合村计划通过2-3年努力,把基地建成优质桃树和家禽新品种及立体种养新模式的展示窗口,并带动全村及周边农户,更新种养观念,改变种养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加速三合村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和乡村振兴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