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肩担重任,巾帼绽芳华。疫情当前,海门街道涌现出一批批抗疫“女战士”,巾帼“逆行者”。她们义无反顾,勇敢无畏,以坚守诠释初心与使命,用奉献彰显责任与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犹如一朵朵铿锵玫瑰,逆风绽放疫情防控最美“她力量”,展现别样的动人风采。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最美“娘子军”
自江苏多地出现疫情以来,海影社区的10朵“铿锵玫瑰”舍小家为大家,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扛在肩膀上,已连续奋战一个多月。社区居民对此一致赞扬,称赞她们是抗战疫情的“娘子军”。
封小区,搭设卡口,安排志愿者……“铁血女书记”施娟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吼着她的大嗓门有条不紊地布置着。
“龚书记,没有水了!”“龚书记,卡口缺风扇!”副书记龚晨莉永远奔走在采购一线,给社区、卡口提供最有力的后勤保障,用最甜美的微笑和最最温柔的声音服务“战友们”。
居家名单、核酸检验名单、中高风险输入名单,防疫实时政策、疫情实时数据……“大表姐”王春香像一台机器,收集着四面八方的信息,然后井然有序地将它们整理成册。
“小姑娘,我年纪大了,没有智能手机,给我办个健康码吧。”发短信,查验14天行程码,开具老年人健康卡,一系列操作,黄凌炎不说炉火纯青那也是行云流水。
顶着不管是几点的太阳,范金丹都在领取宣传物料、张贴防疫资料的路上,拉横幅、贴告示、跑宣传,在社区的大路小路上,哪里有喇叭声,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
"我来给您量一下体温。""这是给您买的菜。""给您倒垃圾,麻烦您扎好口袋递出来。"平日里,海影社区的5个网格员用脚步丈量社区土地,这一次,疫情当前,她们用双手和爱守护着整个社区的居家隔离人群。
从“三尺讲堂”到“三人同行”
“侯老师,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王老师,8、9、10号空吗?”当得知城北社区核酸检测实战演练工作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时,能仁幼儿园老师陈美华第一时间联系王瑞娟 、侯敏敏两位老师,组成志愿小分队。
三人住同一个小区已有十年,这十年里,社区里发生了大大小小的事,她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这一次核酸检测实战演练,正逢暑假,能有机会为社区百姓服务,是她们再快乐不过的事情。
自8月8日起,三人每天早上5点便到小区西侧的检测点报到,负责信息登记、引导工作。连轴转的工作,让她们忽略了疲惫,不停滞的脚步,让她们忘记了时间。从三尺讲台到抗“疫”前线,她们化身“抗疫战士”,对工作全心投入,对挑战迎难而上,对风险毫不畏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初心常在,不负韶华,疫情当前,责无旁贷”的教育精神。
8日中午,王瑞娟老师班上学生得知老师参与防疫志愿工作的消息,给她发来了两句话:“王老师,您辛苦了,要保护好自己哟!”“王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去做志愿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需铿锵的话语,三位老师的行动就是最好的教育!
以青春之我守护家乡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蔡姝静脱下口罩的那一刻,脸上已经满是汗水,后背也全部湿透。8月初,医学专业大学学生蔡姝静主动申请成为抗疫志愿者,在解放中路社区负责核酸检测采样点信息登记工作。
“放假在家,看到新闻报道里每天播报河南灾情和南京等地新增确诊病例,我心里特难受,却只能干着急。”当时,蔡姝静通过朋友圈看到海门街道招募志愿者的“征集令”后,便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我终于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帮助社会和家乡了!”
八月的海门,骄阳似火, “00”后的蔡姝静每天都要连续工作5个小时以上。“身上的汗水一直往下滴,后背全部湿透。”为了保证工作持续开展,她尽量不喝水不上厕所,直到休息阶段,才会补充水分,擦一擦汗。
8月8日,解放中路社区迎来了第一批核酸检测的居民。“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形,内心还是有点忐忑不安。”但随着信息登记工作越来越忙,蔡姝静也从刚开始的紧张逐渐放松,担忧感也就慢慢消失了。
蔡姝静只是战“疫”女青年中的一个缩影,她们用一个个柔弱纤细的肩膀背起希望,撑起明天,以青春之我,筑牢抗“疫”的“青春长城”。
在战疫一线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她”,她们以女性的柔情在这场战“疫”中“亮剑”,或许简单的笔触并不足以捕捉到她们默默付出的全部,但是她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担当有为,正是这些在一线的“她力量”保障着海门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