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乡镇要闻>>正文内容

六东、长桥、福良村“三位一体”模式扎实推进秸秆禁烧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六东村

“秸秆既能全部清运走,又能粉碎入田肥田,不但增加收入,而且能保护环境,一举多得的大好事,何乐而不为!”5月25日上午,在海门港新区六东村的一块油菜地里,随着农机的轰鸣声,一亩油菜不消10分钟就收割完毕,秸秆粉碎入地,留守老人们看了兴奋不已,再也不用为如何妥善处置秸秆发愁了。

近期,六东村有300余亩油菜需要收割,为加强秸秆露天焚烧管控工作,六东村积极落实“三位一体”整合模式,通过“宣传到位、管控到位、处置到位”三措并举,整体纵深推进露天秸秆禁烧整治专项行动。

六东村在加强网格化管理、打造精细化服务的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田间地头巡查告知等形式广泛宣传,提高村民环保意识,营造浓厚的“全民重视,全村禁烧”舆论氛围。

连日来,村党总支以“学党史为民办实事”为契机,组建了一支以党员、退役老兵、入党积极分子为主的服务队,除了走组入户、宣传巡逻外,深入各种缺少劳力的留守家庭,提供收运一条龙服务,彻底解决这些农户的后顾之忧。村“两委”花了12万元购买了油菜收割机、无人机,让村干部跟农机手学习收割机驾驶技术,新型农机作业和人工比,不但效率高,而且菜籽损失很少。无人机的投入使用,更是如虎添翼,实现了全村实时监控。通州区三余镇领导还特地过来参观新油菜收割机作业。

长桥村

“我真有福气,每年秸秆都有人及时运走,从不影响下一季播种。”长桥村30组的江奶奶感慨道。近年来,每到收油菜的季节,都有网格员、志愿者帮她家2亩地里的油菜秆全收捆好运走,感激之余江奶奶也转告左邻右舍,大家一起积极响应与支持政府秸秆禁烧好政策。

这些年,长桥村按照“收储为主、还田为辅、兼顾其他”综禁模式,全面探索秸秆禁烧新途径,引导农户开展秸秆还田、回收加工饲料;由“禁烧+处罚”向“教育+受益”转变,彻底解决缺少劳力家庭的后顾之忧,确保及时秸秆离田,不但断了燃烧源,而且不耽搁农事。

今年长桥村种有千余亩油菜与小麦,时下,正是油菜大面积收割的季节,为确保属地“零火点”,村党总支把党支部搬到秸秆禁烧工作的一线,让每位党员在秸秆禁烧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强化网格化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发动网格员、在家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退伍老兵成立了一支50余人的先锋队,下设宣传、巡逻、帮扶、运输小队。各小队每天24小时在全村不间断轮流值班巡逻,落实责任包保机制,确保每个地块有人管有人守,引导和带领各网格的村民积极参与到“蓝天绿水保卫战”中来。志愿者走组入户发放禁烧宣传单,与种植大户签订禁烧承诺书,配合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福良村

为确保实现不冒一处烟,不着一把火的目标,福良村采取有效措施,狠抓秸秆清理清运工作,由村干部、党员、巾帼志愿者组成秸秆清运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对散落在田边地头、路边的秸秆全面清理,秸秆打捆,油菜籽壳装袋、运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清运秸秆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福良村实行全天候巡查和值班制度,加强对全村道路沿线等重点禁烧区域的巡查力度,做好劝导、清理等工作,运用“钉钉”建立“每日小结”群,各个网格报送相关数据,做到各组各户秸秆应收尽收。

秸秆禁烧工作开展以来,六东、长桥、福良村在内的海门港新区各村都在有序推进中。下一步在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落实责任的同时,加大巡查与宣传力度,充实运输、搬运队伍,采取上下互动的工作方式,齐抓齐管,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禁烧问题。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