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零点,央视《午夜新闻》推出报道《红色能量包 红色驿站 助力流动党员学党史》点赞海门街道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做法!
报道中,央视记录了海门街道“晨读夜思”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以及红色“能量包+驿站”的形式助力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学”。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门街道紧扣主责主业、紧贴基层实际、紧跟融媒趋势,探索实施“红动主城 勇当先锋”品牌特色活动,打好党史学习教育“组合拳”。
海门街道推出“晨读夜思”学红色故事品牌活动,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在“学习晨读班”集中“充电”一刻钟,并立足岗位通过“反思夜校”回顾当天所学,沉心静气做到学思用贯通,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贯穿始终。
在向民路社区,社区班子将“早读课”作为每日必修课,每天上午8点全体社区工作人员集中“充电”半小时,并邀请党员、居民一起参加。社区班子成员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效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目前已解决辖区民生实事189件。
为做好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教育,海门街道聚焦流动党员联系难、组织难、履职难等突出问题,通过“以书寄情”“云端课堂”“寻根送学”“红色能量加油站”等系列动作,抓牢抓实抓细抓活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教育。截至目前,共寄送流动党员“红色能量包”680份,通过线上“1+N”帮扶机制解决流动党员“急难愁盼”问题60余件。
在解放西路社区的“红色驿站”,社区坚持以党员需求为导向,搭建精准有效的工作平台,突出党员体验,不断提升党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做到党员工作生活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让党员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组织找到家。
下阶段,海门街道将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厚植党史学习教育沃土,发挥红色基因力量,把学习教育中激发出的信念信心、激情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勇挑重担的动力,勇当“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