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控新冠疫情的“战场”上,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他们虽不在诊室救死扶伤,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就是奋战在核酸检测实验室中的检验人员。自南京爆发疫情以来,各地为严加防控,大规模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核酸检测需求激增,检测人员肩上的担子也陡然加重。
“每天上午、下午、晚上,我们都会安排工作人员去全区10个集中医学观察点进行标本收样。针对重点人群,比如近期从中高风险地区回海的人员,我们也会去他们进行核酸检测的临时采样点收样。此外,我们还对进口货物、冷链食品进行检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倪丹告诉记者,为提高检测效率,检验人员队伍进行了扩充,从原先的6人增加到了9人,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成了3个班次,24小时值班,做到样品随到随检,为指挥部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保障。
即便人员配备已大幅增加,但检验科每天面临的考验仍然不少。倪丹表示:“近来每天检测的标本数量,比平时的一二百份翻了几倍,最多每天要检测800份左右。”据了解,每一份标本,从进入实验室开始,到最后出结果,都要经历数道复杂程序:首先,是标本的整理和信息统计;其次,拆开样本包装,同时进行编排、核验;接下来就是进行核酸的提取,加入扩增体系中,上机进行核酸扩增分析。
这些程序听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需要十分谨慎,任何一个节点都不容许出错。为了保障检测又快又准,从进入实验室开始,每位检验人员便绷紧了每一根神经,在等待检测结果的三四个小时内,他们不能喝一口水,在厚重的防护服里,紧盯着眼前的标本和仪器,一刻也不停歇。
据区卫健委医政医管科科长朱锋介绍,目前我区有21个核酸采样点,共有8个核酸检测实验室,每天能承担单管9500份检测任务。“我区的检测能力基本能满足目前的核酸检测任务量,为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能力,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强化质控管理;二是要求各有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单位做好物资储备;三是完善相关工作预案,做好应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