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要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好出江入海生态屏障,打造美丽江苏“海门样板”。与会党代表围绕生态建设主题认真讨论,纷纷表示,绘就天蓝、地绿、水清的绿色怡人画卷,关键在于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走好绿色低碳发展路
绿色低碳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坚定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就要紧紧围绕绿色这个理念、低碳这条路径、发展这个目的,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准确把握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刻内涵,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落实到位,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区党代表、三厂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黄辉指出,三厂作为海门的东城区,将突出生态赋能、创新转型,打造沿江科技创新带重要节点,建设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力样板区,跑出生态绿色发展的加速度。
黄辉说,要按下产业转型升级“快进键”,以化工企业关停为契机,全力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完成以大生高新技术产业园为核心的园区总体产业规划,全程服务好容汇锂业、慧聚药业、埃夫科纳等企业上市工作,力争实现“三年三个上市企业”目标,为企业在资本市场谋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重点关注头部企业运行质态,积极引导企业主攻总部经济、研发中心、上市融资等方向,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软着陆”。要打造海门创新发展新高地,坚持创新驱动,全力加速三厂科创园建设,对化工企业关停后的土地进行二次开发,加快南区腾笼换鸟、筑巢引凤,以大生高新技术产业园为项目建设主阵地,高标准做好园区总体产业规划设计,打造以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的北区产业园,以慧聚、容汇等龙头企业为主打造总部型、科创型、上市型企业为特色的南区产业园,做大做强生命健康产业链,促进人才、资本、科技等创新要素向沿江集聚,着力形成创新发展的“孵化器”“强磁场”。要建设生态宜居魅力东城,高标准规划“一核、两廊、两带、两片”的城市发展格局,加快园区成片开发方案的上报工作,深度融入海门主城区发展。全力配合好南通绕城高速建设,进一步打通连接海门主城的市政路网,构建多元化的交通体系。统筹推进沿江风光带核心区——青龙港生态绿地建设,并与周边区镇互联互动,着力打造以“大生三厂”旧址、三厂钟楼、青龙港码头文化为主线,海门唯一的张謇文化记忆轴和沿江生态景观带交汇点,构筑具有独特江风海韵的“城市会客厅”。
展现江风海韵新形象
区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坚持江海呼应、点面结合,推进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全面提升沿江沿海绿色发展水平。加强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就要有战略定力,践行新发展理念不动摇、不松劲,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和提升百姓幸福感的有机统一、相辅相成。
区党代表、临江新区管委会主任金晶表示,临江新区将紧紧围绕区第十五次党代会的要求,统筹推进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对生态进行修复,装扮最美江海生态岸线。今年,新区将继续提升长滩公园风貌,以“东布洲大地美学”为主要线索,通过草坡艺术馆、光影效果、微地形景观、休憩互动空间、昆虫旅社、与自然合影、蜿蜒水系等手法,将艺术美学形象化,诠释时光里的东布洲;同时,进行骑行道、步行道、景观照明、沿江驿站、基础设施配套、江洲河景观等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园配套,提升东布洲科学城生态人文。
“要突出抓好以沿江为重点的绿色屏障,推动沿江生态绿色长廊的全面建成。”金晶说,新区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保洁为重点,推进人居环境长效化监管,加快星级健康村、生态示范村和卫生村创建活动,通过建成安置小区,打造连片高标准农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生态样板河道,统筹推进镇区“十个必接”及农村污水管道改造等工程,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百姓生活幸福感,建成沿江最美特色乡村,展现属于临江的江风海韵新形象。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任务,要持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创新,强化生态环境监测和科技支撑,高标准推进生态环境督察整改,加强环境安全风险防范,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更大决心、更强信心、更有力举措,一鼓作气,乘势而上。
区党代表、区生态环境监测站一室主任仲佳鑫认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继续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老百姓对环境改善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目标,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探索臭氧、PM2.5、扬尘等重点污染物协同治理。围绕城镇、农村两大战场,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年度计划,做好三个“关注”,即重点关注不达标断面整治、高度关注农村水环境治理、持续关注海洋环境保护。紧盯土壤安全利用、污染地块修复,扎实推进危废全生命周期管理,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年度计划,进一步巩固和严控土壤污染风险。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信访,形成整改清单,严格执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坚决按照既定要求、既定时间节点抓好落实,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留死角,巩固现有成果,狠抓长效管理,扎实推动各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仲佳鑫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水平是关键。要通过创新环境监管方式,扎实推进在线监控全覆盖,利用走航车、无人机等设施实现精准管控;提高执法监管效能,加大对重点区域行业企业夜查、联合检查、突击检查、交叉检查力度,将执法检查与环保执法大练兵有效融合,坚决破除执法软弱等问题。同时,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为抓手,推动环境质量改善从注重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和治理有效传导,倒逼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严格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强化生态环境承载力,积极推进生态空间扩容,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海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