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区医疗保障局获悉,截至6月底,全区按病种收付费的基金支出占住院统筹基金支出比例达45.38%,超出省定40%的目标任务,上半年累计为参保人员节省医药费近400万元。
2019年8月,我区开始试点推行按病种收付费政策。按病种收付费通俗地说就是“打包付费”,即对患者的一种疾病从入院检查、住院治疗,直至最终出院的整个流程,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诊疗程序,并制定出定额偿付标准,然后医保基金按这个标准向定点医疗机构结算费用。医院对相关病种进行明码标价,超出部分由医院承担。市民张先生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入院治疗,该病种规定价格为9600元,但实际治疗费用为10170.95元,超出的570.95元由医院承担,按70%的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结算,最终张先生自己花了2880元。按病种收付费设定了医疗费用“天花板”,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缓解了“看病贵”等问题。
为了让这项惠民政策切实落地、惠及全区人民,区医保局制定出台了考核医疗机构按病种收费的政策措施,强化激励约束,建立奖惩机制,调动医疗机构按病种收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按病种收付费纳入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体系,严密监控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对病种费用变化、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的评估和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开按病种收付费公立医院诊治相关病种的费用水平、个人负担及考核监管等情况,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区医保局去年把按病种收付费项目进行了扩充,病种从149种增至406种,涉及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肿瘤科、血管外科等各类病种,让更多患者享受到这一医保支付改革的红利。
据医保部门统计,自去年以来,我区6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按病种共结算患者31311人次,涉及137种病种,实际发生总费用22477万元,医保统筹支付和各项补助基金17164万元,其中,患者实际自费2992万元,超限额的264万元由医院承担,累计为我区参保人员节省医药费近1100万元,其中今年1至6月为参保人员节省医疗费近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