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就能低价充电,还有24小时监控,既省心又放心!”近日,在临江镇为民村充电站,来海门做生意的王先生为新能源汽车充完电后,对充电配套赞不绝口。当前,区住建局正以《南通市海门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2025-2035年)》为指引,聚焦区镇居民充电需求,从建设、服务、安全三方面发力,加速织密乡村新能源出行“补给网”。
目前,我区已在正余、余东、临江等地建成6座村部充电站,选址均优先依托主干道且临近村部,方便群众就近充电。同时,运营中坚持“惠民导向”,充电价格普遍低于市区平均水平,有效降低使用成本。据统计,已投用的充电站日均订单约10笔,高效满足区镇居民与往来车辆的日常充电需求。“安全是充电桩运营的核心保障,我们通过三重举措筑牢安全防线,即定期安排工作人员巡检设备,及时排查故障隐患;加装全天候监控系统,同步保障车辆充电期间及充电桩闲置时段的安全;设立紧急联系电话,确保突发情况能及时响应处理,让用户充电无后顾之忧。”海门充电站项目负责人周琪说。
根据规划,到2035年,全区电动汽车保有量预计达16.5万至27.8万辆,其中城区10.7万至18万辆。为匹配这一需求,2025年至2027年将在各区镇新增公共充电站约45个、充电桩约250个,与城区新增的44个点位、350个充电桩形成互补。所有布局均遵循“总量控制、以人为本、尊重现状”原则,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重点覆盖村委会、公共停车场等便民场所,力争实现区镇充电桩“村村全覆盖”,持续补齐民生基础设施短板,让新能源便利惠及更多乡村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