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正余镇坚持以法治思维引领基层治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通过筑牢“前沿阵地”、做优“全科服务”、延伸“神经末梢”,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升级“两大枢纽”,构建全域覆盖服务矩阵
正余镇着力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镇-村-网格深度融合的服务网络。坚持“多部门合一、一中心多用”的思想,以“一盘棋”的运营理念,于2022年末同步推进正余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非诉讼法律服务中心与调处中心的一体化建设,集成指挥调度、信访接待、矛盾调处、特殊人群管理、法律咨询、行政执法投诉一站式服务窗口。通过功能、人员、工作机制的全面整合,汇聚全镇社会治理的最优力量,形成流程全贯通、业务全覆盖、机制无缝衔接的服务体系。同时,推动服务下沉,在全镇19个村(居)全面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统一标识、规范流程,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法律便利店”。进一步推广运用网络平台,积极引导群众通过“法润民生”网格群、苏解纷小程序、“正风法雨”公众号专栏等在线获取法律知识、进行咨询预约,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实施“精准滴灌”,供给多元高效法律服务
我们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法律服务产品。一是做强人民调解“稳压工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庭所共建”“警调对接”机制。聚焦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充分发挥专职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乡贤等在化解邻里、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常见纠纷中的作用,力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二是做精法治宣传“浸润工程”。结合“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节点,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法治讲座、“普法夜市”等活动12场次。创新“以案释法”形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解读法律,有效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依托双烈村生态基底,打造正余镇法治文化公园。园区内设置主题宣传展板群、民法典故事手绘文化墙及互动景观,形成“一步一景、法润无声”的沉浸式学法空间。
推动“跨界融合”,打造特色法治服务品牌
积极探索公共法律服务与其他工作的融合路径,打造具有正余特色的服务品牌。一是“法律服务+产业发展”。围绕镇域机器人特色产业发展,推动“链上法律援助驿站”向多功能“链上法律服务驿站”迭代。集成“三官一律”、企业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培育及矛盾调处等职能,构建“一站集成、链式辐射”新模式,实现法治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深度耦合。组建“产业链+法律服务”团队,为园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提供合同审查、风险防范等专业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法律服务+基层治理”。将公共法律服务深度融入网格化管理,网格员同时担任法治宣传员、信息员,把基层治理与网格管理相融合,全力以赴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全面参与重大决策、合同审查,为基层依法行政保驾护航。
为民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正余镇将永葆初心,持续深耕法治沃土,让公共法律服务的阳光雨露滋养每一寸土地、惠及每一位百姓,努力让法治成为正余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标志,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最暖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