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部门动态>>正文内容

法润产业旺,法护民生安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 点击数:

临江新区作为海门区“产城融合”的前沿阵地,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社区),常住人口4万多人,是集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新城,也是人才集聚、企业汇聚的创新高地。近年来,临江新区紧扣“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和“法治为民”理念,以“法律服务在身边”为主线,聚焦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生需求三大维度,构建全时空、全领域、全链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法治成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和坚实保障。

聚焦“产城融合”,法律服务护航企业发展。临江新区现有各类企业4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0余家,产业工人14000余人。新区立足“企业需求在哪里,法律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打造“法护产业”特色品牌。

一方面,深化“法律服务进园区”行动。立足临江工业园区发展需求,精心打造“知临企业法律服务站”,整合律师、公证、调解等专业力量,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合规指导、知识产权保护等全方位的公共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已走访企业20余家次,出具法律风险提示函13份,帮助企业调处合同及劳资等纠纷2起。同时,通过建立司法所支部与企业支部党建联盟、将“爱民调解工作室”延伸至企业内部等措施,构建了“点对点”“点对面”的服务模式。特别是在服务当升科技公司过程中,面对企业因产能调整引发的劳资矛盾,服务站主动前移服务端口,宣传劳动法规,参与职代会,成功调处薪酬纠纷,有效助力企业稳定渡过难关,实现了从“事后调解”向“事前预防、事中干预”的转变,让“法治红利”直达创新主体。

深耕“基层善治”,法律服务延伸治理末梢。临江新区既有现代化产业社区,也有传统农业村居,基层治理场景多元。新区以“法律明白人”培养和阵地升级为抓手,推动法律服务融入网格、贴近群众。

一方面,实施“法律明白人”提质工程,选拔培育52名“法律明白人”,通过“理论+案例+实操”培训提升服务能力,组建“乡贤调解队”“网格法务组”等特色队伍,化身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法律服务员。今年以来,累计参与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78余起,成功率97%以上。另一方面,打造“15分钟法律服务圈”,在12个村(社区)建设公共法律服务站,联合村居法律顾问、社区民警、网格员开展“敲门送法”“田间普法”活动,将法律咨询、公证协办、法律援助申请等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紧扣“民生需求”,法律服务传递法治温度。临江新区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导向,聚焦“一老一小”、就业群体等重点对象,创新服务模式,让法治更有烟火气。

针对老年群体,联合村居每月开展“防诈骗讲座”“遗嘱继承咨询”等活动,今年以来已为40余名老人提供财产公证、赡养纠纷调解等服务;针对青少年群体,在新区小学、初中、国际学校设立法治副校长,利用“开学第一课”“法治讲堂”“法律知识抢答”等形式开展“沉浸式”普法,覆盖学生超过500人次。针对企业职工,设立“企业调解驿站”,提供劳动争议调解、网络诈骗宣传、妇女权益保护讲座等专项服务。将法律知识不断融入群众工作、生活,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解答咨询100余人次。

从产业园区的“法律服务站”到村居网格的“法律明白人”,从青少年的“法治讲堂”到就业群体的“调解驿站”,临江新区正以“法律服务在身边”为笔,绘就一幅“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法治新图景。未来,新区将持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推动服务更精准、覆盖更全面、响应更高效,让法治成为临江最硬核的软实力、企业和群众最可靠的“定心丸”。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