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区中医院第九届中医文化节暨膏方养生活动开启,活动聚焦“弘扬中医文化、普及科学养生、践行惠民服务”三大目标,既带来名家义诊、多重福利,更直击膏方常见误区,为市民送上专业、实用的健康指导。
活动现场,义诊区的省、院两级专家一边为市民问诊切脉,一边耐心解答膏方疑问。区中医院脾胃科副主任沈丽平说:“比如体质偏热者,若服用含人参、鹿茸的温补膏方,可能会加重内热;而脾胃虚弱者,需先调理脾胃功能,再进补膏方,否则会增加消化负担。”体验区内,免200元煎膏费、赠辅料文创、免费熬制阿胶糕等福利吸引市民驻足,而膏方科普展板前也是人头攒动。护理团队现场教学八段锦,营养科提供免费养生茶饮,挂号即送保健香囊、集赞兑换的非药物治疗方案,让市民在参与中学习养生知识。
医生在接诊中发现,有人认为“膏方越贵越好”,盲目追求含名贵药材的配方;有人照搬他人膏方或网上偏方,忽视个体体质差异;也有市民急于进补,在感冒、炎症等急性病期间仍要求开方。“正确开膏方需遵循三大原则:首先,选择正规中医医疗机构,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量身定制;其次,开方前需主动告知医师自身健康状况、正在服用的药物及饮食作息习惯,便于医师精准配伍;最后,若存在脾胃虚弱、湿热内盛等情况,需先通过‘开路方’调理基础体质,待身体条件适宜后再进补膏方,避免闭门留寇、加重不适。”沈丽平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