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四甲镇空港产业园高层次人才科创项目入驻签约仪式顺利举行。人才项目代表、空港产业园负责人、本土企业家代表,四甲镇党委书记丁浩,四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松波,海门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组织部人才引进科科长黄钱渠等参加活动。
四甲镇始终将人才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持续深化“创新四甲”建设,聚焦人才关注的关键事,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打响“四甲是家 来了就是自家人”的服务品牌。通过强化产业支撑,实施人才汇聚工程,吸引青年人才导入,打造完善蓬勃发展的青年乐业之镇,加快推进全区人才友好型、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活动现场,3个重点人才项目签约,涵盖新材料、生物医疗、量子传感等前沿领域,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人才根基。今年以来,四甲镇共招引高质量人才项目7个,预计当年落地并投产项目4个,创历史新高。
丁浩在座谈交流时说,这次人才项目的顺利签约将进一步夯实四甲镇产业链基础,丰富镇区产业新赛道,推动区域产业向精品化、新型化、国际化方向迈进。当前,四甲镇正加快推动小镇转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一定竭尽全力支持好、服务好人才发展。真诚期待广大人才走进四甲、扎根四甲、建设四甲,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成就“人才和小镇双向奔赴”的精彩篇章。
人才代表表示,校友企业在四甲落户后发展态势强劲,这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积极发展的体现,另一方面是四甲营商环境、创业氛围、政策支持的反映。这对自己选择在四甲投资落户提供了充分的信心。未来,希望携手四甲共同写好“双向奔赴”的动人故事。
新江科技负责人也动情分享:“德国的百年企业多数都在乡镇上,国家也提出了卫星城的战略,作为一名国家培养的人才,与乡镇协同成长是一件幸福和自豪的事。作为一名在四甲发展成长的省级人才,四甲镇的服务贴心周到,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很乐意把身边各类资源介绍过来,共同在这里发展壮大,实现共赢。”
近年来,四甲镇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奋进的姿态、务实的举措,放大“先天优势”,弥补“后天不足”,奋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一是以商引商、以才引才,激活存量资源的“乘数效应”。建立“企业家荐才”机制:聘请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作为“招才大使”,依托其行业人脉与影响力,推荐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并对成功引进的项目给予大使相应荣誉激励。发挥“人才口碑”传播力:精心服务好现有人才,解决其安居、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关键问题,使其成为人才环境的最佳宣传员,鼓励并奖励现有人才推荐引进其校友、同行、上下游合作伙伴等来创新创业,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串”的链式反应。举办“校友人才”专题对接:深度挖掘本地高校及重点企业校友资源,与高校校友会合作,定期举办校友创新创业大赛、论坛、考察活动,定向吸引拥有项目、技术和资本的校友人才回归或落地。
二是链主招商、产业引才,围绕产业集群的“精准靶向”。绘制“产业人才地图”:聚焦本地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合“链主”企业,共同绘制产业链全景图及关键环节人才分布图,明确引才目标领域和目标对象,实现按图索骥、精准对接。推行“靶向补链引才”:围绕“链主”企业的上下游配套需求,针对产业链的断点、弱点,制定专项引才目录,重点引进能够弥补产业链短板、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核心技术人才和团队。支持“链主企业举旗”引才:鼓励“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接重大科技项目。在项目申报和建设中,明确人才引进指标,支持其面向全球招募顶尖科学家和产业创新人才。
三是政策招商、平台引才,强化载体环境的“磁吸效应”。用好“人才政策工具包”:对标先进地区,系统梳理并优化整合现有人才政策,推出涵盖安家补贴、项目资助、贡献奖励等的“升级版”政策包,确保政策竞争力,推行“政策计算器”,实现人才政策“一键匹配、免申即享”。打造“高能级人才聚才平台”:全力支持镇内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高水平平台建设,以一流的事业平台吸引和集聚一流人才。构建“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人才服务中心,整合政府和社会服务资源,为人才提供从落地到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全流程服务,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软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