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区医疗保障局在海门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召开创建省级“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专题会议,并举行“海门街道医保服务站”揭牌仪式。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是区医疗保障局落地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又一重要举措,将有力推动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内实现“网上办、自助办、就近办、一次办”,擦亮海门医保“阳光医保、为民惠民”的服务品牌。
海门街道综合服务中心“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作为南通市三个省级示范点之一,将依托我区区域指挥中心数据平台,对示范点辐射区域内的参保企业和参保人员基础信息进行比对入库,优化参保经办服务信息台账,实时掌握服务对象业务办理需求;精准定位和动态管理区域内困难人群和老弱居民,实时掌握本区域内新增及流动人员情况,及时做好相关医保跟踪服务。区医疗保障局还制定下发了《海门区区镇医疗保障服务站办事指南》,将与参保人密切相关的异地转诊人员备案、生育津贴申请、城乡居民参保信息变更登记等17项高频次服务事项全部下沉到区镇(街道)服务点办理,同步加强服务人员专业培训,确保在满足群众知晓政策、享受政策需求的同时,即时办理事项的平均办理时长不超过10分钟。
“15分钟医保服务圈”可以根据参保人实际且合理的需求,制定对应的工作细则,拓展性地开展帮办代办、容缺受理、预约办理、延时服务、自助办理等创新服务,提高“一事办”“一窗办”效率。同时,全面落实“不见面”办理,依托医保电子凭证、“江苏医保云”、“南通医保”等平台,实现参保人在线申领,在线验证开通,在线完成预约挂号、医保结算、移动付费等全流程就医服务,积极引导参保人从“窗口办”转为“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对于老年人的智能需求,“服务圈”还可以安排志愿者提供多元选择和替代服务,特别在老年人现场办理的集中时段,开通老年人等候办理绿色通道,建立健全服务圈“适老”值班巡视、志愿服务、预防救护等机制,全力满足老年人医保服务需求。
“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围绕“办公设备、宣传设施、功能区设备、基础医疗设备”四部分,加快补齐短板,做到设施设备完善、服务标识清晰、群众办事便捷。服务区域内按照方便和引导服务对象办理医疗保障事项的原则设置规范统一、标识明显、指示清晰的导向性或功能性标志,将“15分钟医保服务圈”打造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方便可及、服务创新的基层服务平台。
据了解,海门街道综合服务中心省级“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将在今年底前建设完成。届时,会进一步把海门街道三南村、光华社区、中南社区等纳入“服务圈”范围,扩大示范点的“圈口”。同时,将海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定点医疗机构纳入“服务圈”,推进医疗保障公共服务“镇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定点医疗机构”三方服务对接融合,并不断扩展、丰富“服务圈”的外延和内涵。下一步,区医疗保障局将在海门街道创建的基础上,在全区其他区镇全面推开“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切实打通医保经办服务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