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做优高标准农田带领农民致富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连日来,悦来镇保民村粮食烘干中心的工人们一刻也不得闲,为了保障生产,他们轮班坚守在轰鸣的机器旁,紧张地进行着稻谷的烘干、装仓、碾米等工作,脖子上挂着的毛巾早已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而湿透。而每当看到亮白清香的大米从机器上不断地传送出来时,工人们觉得再辛苦也很值得。

看着眼前忙碌的生产场景,很难相信在“十二五”期间,保民村仍是南通市的经济薄弱村。因其地理位置偏僻,横沟民沟较多,田块小而散,土地出产率极其低下,全村的村营收入不足5万元,村民往往难以依靠田地收入自给自足。

为了改变村里的发展困境,2018年,保民村按照区里“先流转后建设,先整治后配套”的要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保民村共流转土地2885亩,其中实施土地平整2450亩。在此基础上,保民村率先启动了全区最大规模新型合作农场、集体经营试点项目,实行1770亩机械化稻麦轮作。“去年我们的水稻亩产量为1300斤,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保民村党总支书记周卫龙说。

都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可是眼看着稻谷在晒场越堆越多,保民村的两委班子反倒是担忧起来,这么多稻谷该怎么推销出去呢?为此,去年起,保民村积极寻求与江心沙农场合作,深挖地域文化资源,推进品牌创建,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大米品牌——“悦淘乐”,同时,投入236万元购买了6台16吨级烘干机,又花费30万元购入一套碾米设备,并建起了一座恒温恒湿的大型粮仓。“我们想通过稻谷深加工,自行生产大米,并通过商标注册,让我们的大米进入千家万户,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周卫龙向记者透露,去年村里将200多吨稻谷加工成米,增加了30多万元的村营收入。今年4月,江苏孝仁堂科技有限公司富硒产品项目进驻保民村,保民村拿出560亩土地配合该企业重点开展富硒大米的研发、生产,今年的村营收入有望突破150万元,并向200万元的目标进军。

有了稳定的收入渠道,保民村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平坦,而保民村在快速发展的征途中,始终没有忘记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我们已经购入了5台新型拖拉机、3架无人机以及1台植保机,并请来了专业人士指导村民使用这些机械、机器设备。”周卫龙说,此外,保民村规定除购买专业性服务外,在生产销售的其他环节,用工全部面向本村的低收入村民,增加他们的收入。“我家里有2亩多地,全部流转给村里了,每亩一年能有700元收入,有了空余时间后在村里学会了操作机器,一年到头也能有万把块钱收入。”村民周保康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