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颐生村抓农业项目促村营增收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今年我村通过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以农业项目为抓手,多渠道增加村营收入,到目前为止,村营收入达到250万元。下半年村将通过张謇故里小镇一期的开业,以及高标准农田、家庭农场的建设,持续增加村营收入,预计全年超360万元。”昨日,常乐镇颐生村党总支书记许庆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常乐镇颐生村毗邻常乐镇镇区,是典型的原生态村庄。2020年原颐生村与培育村合并,总人口6377人,农民人均收入达29200元,村营收入达299万元。

颐生村通过村级领办新型合作农场等农业项目,土地租金每亩提高200元;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创业机会。2021年,颐生村将实现村民转移就业率在86%以上,预计村民人均纯收入将超3.1万元。许庆峰说:“目前我们已完成的项目有农宿官公岛、常乐湾、米酒厂等,还有一些小微企业入驻村里,这些企业为我们村集体收入增加了近20万元。今年有更多这样的企业、能人参与到我们村一级的家乡建设中来。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签约的有陆阿姨的布店、乡村的小民宿等大小项目10个,预计今年能为村集体收入增加近50万元。”一直以来,颐生村都在对外招商引税上狠下功夫,发挥本村人才优势,主动联系对接村级在外能人,引导他们回村创办企业,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记者在常乐湾农场看到,颐生村村民陈培芳正在熟练地挑菜洗菜。她告诉记者,以前在家种地,一年也就1万多一点的收入,而在这里工作,她每年可以收入4万多元。现在村里很多村民有意向去新型合作农场等农业项目内就业。“原来种田只够填饱肚皮,到这儿以后收入每年能多3万元左右,比在家务农好很多。”陈培芳说。

不仅如此,颐生村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一村一品,以二促一,接二连三”的发展态势。2021年新增高标准农田3000亩,全村高标准农田达到5500亩,占耕地面积的79.9%,新增300亩稻麦轮作新型合作农场,引进300亩“乐番天”农业园区。此外,颐生村通过“百企联百村”及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让颐生村集体收入进一步多元化,村营收入逐年稳步增长。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