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双河长”为河道治理上“双保险”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昨日,四甲镇3个老片区的“邮递员河长”唐汉明,利用休息时间沿着辖区河道走了一圈,看哪里需要清理,再和其他邮递员一起商量,找个时间去集中处理。唐汉明告诉记者:“保护水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虽然做民间河长占用了不少业余时间,但我的家里人也都理解。”

这是四甲近年来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实行“政府河长”的同时,又积极创建“邮递员河长”“老舅妈河长”“绿色芳华巾帼志愿者河长”等公益品牌的一个缩影。从而形成有效衔接的“双河长”机制,为河道治理上一个“双保险”。

据了解,唐汉明是四甲邮政支局的一名老邮递员。2019年,四甲镇与中国邮政海门分公司签署协议,聘任邮递员为四甲镇3个老片区的“邮递员河长”。得知这一消息后,唐汉明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成为第一批“邮递员河长”之一。位于四甲镇靶场村的希沟河就是唐汉明志愿巡护的河流之一。在日常投递工作中,他同时开展日常巡河,发现河坡上的垃圾,经常自己捡拾清理;如果不能现场处理,他及时记录汇总,报至镇河长办,由河长办交办至村,做到即事即办。在生活中,他也积极发动家人、朋友、同事共同保护河道,以实际行动维护乡村环境的整洁美丽。如今,唐汉明已成为四甲邮政支局区域经理,不再四处奔跑,需要时刻坐在电话机、电脑前接收市民的来电与信息,但他仍会利用休息时间和邮政支局内的7名邮递员一同进行河道巡护工作。

靶场村党总支书记姜莉华告诉记者:“这些民间河长的出现,让更多老百姓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很多时候,河道周边有什么垃圾,老百姓也能自己去处理,不需要我们督促了。”

四甲镇共有三级及以上河道19条段,4级河道288条,民沟逾千条,而专职镇级河长只有17人、村级河长22名,民间河长的加入,填补了巡河工作的空白,也为河道精准治理提供了条件。目前四甲镇有各类民间河长50人左右。为壮大民间河长的队伍,提升民间河长的工作积极性,在年度优秀志愿者的表彰中,四甲镇河长办积极推荐民间河长的优秀代表,以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荣誉感。河长制工作推行以来,四甲镇实施乡级河道疏浚67条,长度55.339公里,土方量达56.7003万方。同时,村居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因河施策布置绿化,进行岸坡景观提升,实施畜禽养殖、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厕所革命,严格控制污水直排入河。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打造了一批样本河道,并整治了一部分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河道。通过清淤清障、控污截源等措施,四甲镇68条黑臭河道已全部完成整治,总长度48.679公里;样本河道打造工程涉及河道59条,结合工程项目实施,进行了水面清洁、岸坡清理、水域清障、景观提升等工作,长度为61.85公里。

四甲镇河长办主任吴炎丹表示:“自从河长制实行以来,我们农村的水变绿了,河变清了。这些转变离不开各级河长和全体水利人的努力,更离不开邮递员河长、党员河长、巾帼志愿者河长等的辛勤付出,接下来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群众加入到我们水利人的行列中来,大家共同努力,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共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