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新富村水面活起来村民富起来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3月底,余东镇新富村700多户农户的水面承包合同到期了,新富村开启了新一轮的发包工作。在本轮发包中,新富村继续传承并发扬本土的好经验——“尧令经验”,提升承包户自行清理水面的意识,并向外村人员开放垂钓,增加收益。

上世纪90年代初,原树勋乡尧令村党支部针对本村沟河水面多的特点,对全村沟河池塘进行立体式开发,养鱼蟹、种菱角,发展多种经济,并改联户承包为单户承包,根据水面可利用程度定标的,进行投标承包,合同5年一订,让承包户吃上“定心丸”,这种“鱼蟹混养+种菱”模式不但经济效益好,而且水面清洁生态好,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肯定,被称为“尧令经验”。尧令村并入新富村后,新富村沿用了这种单户承包的模式。

新富村25组的何锦标,是当年尧令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尧令经验”的发起人,他承包着村里的2亩多水面,养鱼养蟹。“上世纪90年代,当时很多沟河荒废了,变成了臭水沟,所以就考虑采用单户承包的方式,提高农户的积极性。”何锦标说,“养鱼可以除掉浮萍、水草,对环境也好,承包后,我们村内的承包户都很注重水面的清洁。”

新富村25组的郁文明今年74岁,2016年时,他和村里签订水面承包合同,以每年70元的承包金承包了一处约2亩的水面,并交纳保洁保证金175元。水面承包后,郁文明即享有该处水面的合法经营权并可自由决定种养项目,与此同时,他也须随时清理漂浮物和非种植的水生物,保证承包期内自己承包水面的整洁。水面承包让郁文明每年都能获得一笔额外收入,他告诉记者:“去年我放了近200元鱼苗,获利大概在每亩1500元。水面洁净,种植菱角,还能有每亩5000元左右的收成。”

“尧令经验”让新富村的农户尝到了甜头。新富村新一轮发包将保洁押金调整为每亩400元至500元,还将制定激励措施,对5年内自行保洁到位的,不仅到期全部退还押金,村里还将从村营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重点奖励,促进农户提高水环境保护意识,杜绝只包不管的情形。村内还专门成立水环境整治突击队,对于承包的民沟内有白色漂浮物或者垃圾污染的情况,将上门清理,清理后,扣除相应份额的保洁押金。此外,新富村积极探索,将在承包的水面附近树立告示牌,印制承包户的手机二维码,方便外村垂钓人士和承包户谈价议价,从而变“闭关”为开放。新富村党总支书记姜泽民告诉记者:“通过新一轮的水面发包,村里在民沟保洁方面的压力就减轻了。除了三四级河道外,我们基本上都是农户自己保洁,如果保洁不到位,我们会扣除部分保洁押金,这样就降低了村里的支出。发扬好‘尧令经验’,做好新一轮水面发包,富了农户,节约了村保洁开支,起到双赢的作用。”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