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响,藏在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中。在海门区烈士陵园,有一份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文反战传单,以独特的历史视角,再次带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见证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正义呼声,让我们得以透过时光的缝隙,窥见当年反战人士的坚定与执着。
这份保存近百年的传单,以粉红色纸张承载历史重量。标题“太平洋形势愈发恶化”,直接而尖锐地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困境;正文则毫不留情地撕开战争“遮羞布”——资源枯竭、军事溃败的现实,以及被侵略国家与日本民众承受的双重苦难,字字句句都像一把利剑,直刺战争的罪恶本质。传单底部的“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苏北支部”,更是一把解开历史密码的钥匙:抗日战争时期,一批日本反法西斯人士跨越国籍与立场,组建“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他们潜入战区、散发传单,成为反法西斯阵营中特殊的“和平使者”,他们的勇敢与担当,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是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缩影。他们深知战争的残酷与荒谬,冒着被军国主义迫害的巨大风险,深入战火纷飞的前线。他们用熟悉的日语向自己的同胞喊话,用一张张精心印制的传单传递真相,努力揭露“侵略战争给中日人民带来苦难”的现实,试图唤醒那些被军国主义思想洗脑的日本士兵,凝聚起反侵略的共识。他们的每一次行动都如履薄冰,却从未停下脚步,因为他们心中燃烧着对和平的渴望。
“这份传单,是勇气与良知的见证!战争年代,不同国籍的人因‘反对侵略、追求和平’站在一起,这种跨越国界的情谊与担当,让我们看到抗日战争的‘国际主义底色’。而且,在以往的反战运动研究中,实物证据相对匮乏,这份传单的出现,无疑填补了这一‘实物空白’,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海门区烈士陵园讲解员陈天颖告诉记者。
如今,这份传单静静地陈列于陵园,它清晰地提醒着我们,战争带来的从来只有无尽的苦难,无论是被侵略国家的人民,还是侵略国家的民众,都深受其害。而和平,并非轻易可得,它需要跨越国籍的坚守与觉醒,需要每一个人都为之付出努力。陈天颖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文物,让更多人感受到当年反战人士的勇气,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无情。只有记住战争带来的伤痛,才会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只有看见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团结一心的伟大,才会更加明白守护和平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历史从未远去,它就镌刻在这些文物之中,流淌在每一个铭记过往的人的血液里。这份反战传单就是最好的和平教材,它用真实的存在告诉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团结至关重要。